顺治皇帝
王垓,即墨历史上的第二十七位进士,同治版《即墨县志》卷九进士篇:“王垓,卫籍,楫孙,文诏孙,户科给事中。顺治六年己丑科,刘子壮榜。”顺治六年己丑年,即公元年,此科状元刘子壮、榜眼熊伯龍、探花張天植,王垓位二甲七十一名,历官户科给事中、浙江宁绍台道按察司副使。曾出使琉球,卒于官。著有《使琉球记》《给谏奏疏》等。即墨籍同科进士还有翰林庶吉士姜元衡
周荣鉁《即墨旧闻》:“先生(王垓)为鳌山指挥王真之后,祖父侨寓胶州,曩时胶领吾邑,故与琉球使院自署胶人,其后裔至今尚籍鳌山也。”
查万历版《即墨县志》卷八.节义篇:“王真,鳌山卫指挥,永乐中,妖贼唐赛儿率党围诸城,真领兵击贼,破之,械送首恶于京师,擢都指挥佥事。”周铭旗的《即墨乡土志》也详细记载了王真的情况。
王楫情况在同治版《即墨县志》卷七载:“王楫,心学子,岁贡。乾州知州,详《胶州志》。王文炤,选贡。”
通过对上述地方史料的研究,可以得出王真与王垓以及即墨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王埰有直接血亲关系,当然王垓与王埰关系需要见到这支的譜书,再做研判,才能得出他们之间何种血亲关系。
关于明朝卫籍的问题,需要简单阐述一下,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全国沿海、沿边设立卫所,目的为巩固政权便于统治,战时卫所人员可参战,和平时期参与地方耕作,所以形成历史上只有明朝所独有的户籍制度,即民户和军户,这里的军户户籍,即是所谓“卫籍”。即墨鳌山卫的设立时间,专家和学术界存有不同观点,只能依据正史记载。
即墨史料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年),明政府派指挥佥事廉高在鳌山筑城设防。明建文四年(年),设鳌山卫,历史上的鳌山卫管辖范围西到现在胶州、胶南临近现在日照,东靠近现在海阳县,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清代雍正十二年(年),裁鳌山卫属地归并即墨县。本着就近的原则,靠近胶州区域鳌山卫下辖属地,划归胶州,这样就造成卫籍人员的资料,分别编纂到同治版《即墨县志》和《胶州县志》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历史造成的,可以相互印证。
王垓一生主要经历,即是出使琉球,和即墨历史上第四位进士吕让一样,王垓是清朝著名外交家,这点值得深入研究,当下具有现实意义。
同治版《即墨县志》卷九勋绩篇对其记载更加详细,归纳主要记载其赴琉球宣示大清恩德之事,首先“康熙二年,值琉球请封,同官多避就,垓慨然往,入镜宣布朝廷威德,馈遗一无所受,累掌户科。”其次“三藩反垓苦心会计以佐军饷,典试浙江,所得皆名士,分巡宁绍,海寇接境,垓严整斥堠,民赖以安。卒以官,著有《使琉球记》”。
顺治皇帝执政之处社会很不安宁,反满斗争连绵不断。福临亲政的第二年,定南王孔有德失守桂林自杀,当时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以民族矛盾尤为激烈。因而福临感到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是收买,安抚汉人镇压反抗。加强思想统治。顺治皇帝推崇孔子,努力推行教化,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开科纳士,积极争取优秀知识分子的支持很有必要。
即墨先贤王垓与同科进士姜元衡能够积极融入当时主流社会,且能够站稳立场,与统治者保持高度一致,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的思路政策方法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社会大势不可阻挡。
赞赏
人赞赏
寒假白癜风换肤计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