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即墨市教体局结合实际,发挥职能,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一
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资金保障。
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17.5万元、生均公用经费.3万元,补助学前贫困幼儿.96万元,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5%以上。年,着重落实非事业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争取财政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至每生元,设立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每年60万。
二
优化师资队伍,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完善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实施以“一提高、二改善、三关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师关爱工程,投资万元改建了农村学校食宿条件,每年增拨万元提高教师绩效工资,投资万元对全市教师进行健康查体,提高了教师职业幸福指数,保障城乡儿童受教育水平。
三
搭建帮扶平台,提高关爱资助水平。
关心女教师生活和身心健康,每年在三八节、春节等走访慰问女教职工,切实保障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广泛开展“马山乐跑”“大沽河健步行”等体育活动,鼓励社会妇女及女教师职工踊跃参加。在教育系统内深入开展“巾帼建功,巾帼创业”活动,涌现孙鲁宾、孙海英、宋会青等优秀女教师典型。即墨市政府将救助名困境儿童列为年为民要办实事之一,每人每年补助元,根据困境儿童的不同需求从衣食住行、学习用品等方面进行救助。将“春雨助学”行动列为即墨市重点工作,每年发放资助金余万元,资助学生近2万人次,即墨市没有一名儿童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四
强化职业教育,拓宽妇女就业渠道。
围绕即墨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需求,开设服装加工与设计、导游、幼教等适合女性的专业,有2个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专业,7个专业是青岛市骨干专业,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被评为青岛市首批精品课程。加强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向毕业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升学信息,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帮助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做好适合自身发展的选择。开展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成人教育培训,5年来共开展培训期,提高了妇女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
来源:即墨市教体局
青岛市教育局qdsjyjxcc“青岛市教育局”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