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即墨辛戈庄村名考证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根据年版《山东省即墨县地名志》第页记载:“辛戈庄,在营上东南3.5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辛姓来此立村,称辛哥庄,后张姓等繁衍已无辛姓,村名仍沿用。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清湖广总督郭琇墓在此村南,十年动乱期间夷平。”

辛戈庄,是不是如《山东省即墨县地名志》所说“辛姓来此立村,称辛哥庄”呢?以我之见,未必如此。

辛戈庄村最早称为“新郭庄”村,见于清代郭廷翼所撰《华野郭公年谱》,书中记述郭琇元配屈夫人及郭琇卒后均葬于“新郭庄”之原。根据推算,《年谱》大约成书于雍正十三年左右,那时的村名称为“新郭庄”;光绪三十一年版的《即墨郭氏族谱》对葬于辛戈庄茔列位祖先的埋葬地均延用“新郭庄”地名。

在同治版《即墨县志》和《即墨乡土志》中,辛戈庄村均标注为“辛哥庄”;年版的《即墨辛哥庄张氏族谱》和光绪三十一年版《墨邑城后辛哥庄赵氏族谱》均以“辛哥庄”称呼村庄;据我幼年记忆,至少在年之前,村大队木牌子上还标有“辛哥庄”字样。

由此可见,《山东省即墨县地名志》所述“辛姓立村于明洪武”显然无法解释在此之前的村名“新郭庄”的存在。据史料,我以为:因郭琇及元配屈夫人合葬墓的选址和埋葬、祭祀及家族茔地管理等原因,郭氏宗族一支在康熙三十六年到雍正十三年之间由郭家巷或即墨城里迁来建村,因村为新建且为了别于其他“郭庄”,故称为“新郭庄”。根据同村大姓氏张姓和赵姓族谱记述及辈数的推测,张氏四世祖肖玉,迁居此村的时间大概是在雍正初年;赵氏八世祖禄,迁居此村时间大概于乾隆四十一年前后,根据目前同村几大姓繁衍速度推测,立村五六十年后,村已非新村,村里大姓氏已非郭氏一姓独大,为显示村名的公正、公平,诸姓和睦共处,不分尊卑优劣,以同音字“辛”代替原来的“新”,以即墨本地同音字“哥”代替原来的“郭”,村名演变为近代的“辛哥庄”。

查阅《山东省即墨县地名志》可以得知,首字为“辛”的村名,大都是由“新”字演变而来,而与辛姓无关,另,村中诸老者亦无人记得村中有辛姓存在,故“一个姓辛的大哥建村”的说法,可能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根据本村赵氏族谱记载,原来村后还有一个小村叫做“后村”,现已消失。至于现代村名的“戈”代替“哥”,我猜测是因受几次汉字简化思想的影响和村名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在即墨本地方言里,“戈”、“哥”和“郭”是同音字。

综上所述,“辛戈庄”村大约在康熙中期或者晚些时候由即墨郭氏一支建村,村名为“新郭庄”,后来因为世代的延续和大姓并存,在乾隆年间改称为“辛哥庄”,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因为简化原因改写为“辛戈庄”,与辛姓无关。以上分析属一家之言,期待有更多可信史料佐证,欢迎方家交流探讨。

作者:郭显平,郭琇十九世孙。

“即墨乡土”,讲述即墨人自己的故事,欢迎来稿,或提供线索。

邮箱:gaoxq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fz/14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