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焘世(—?),字云若,号蓬山,即墨城褒光巷人,黄位中长子。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三甲第15名进士。大理寺评事。文章超然不群,著有《蓬山文稿》《藤台诗草》等。
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这次恩科是为庆祝康熙皇帝六十岁而开,取仕一百九十六名,这科状元王敬铭(-)清嘉定人,榜眼任兰枝(公元—)字香谷,一字随斋,江苏溧阳人。探花魏廷珍(?—)字君璧,直隶景州人。这科中著名历史名人有孙嘉淦等。即墨先贤黄焘世二十二岁考中进士,史料载“文章超然不群”可见属少年英才,为有史料记载即墨地区考取进士时最年轻的一位。
大理寺,官署名称。清朝掌刑狱案件审理,主要长官名称为大理寺卿,位列九卿。评事清朝为七品,职权主要表现为对同僚参劾纠偏,出巡地方则具有研究审问案件的职责,还有参与对疑难案件审理的职责。史料记载黄焘世出仕为官后,只做过京官,其他情况不详。
黄焘世属于少年早成,出生于即墨褒光巷,即墨古城内褒光堂的建设始于黄贞麟,史料记载黄贞麟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康熙八年,即公元年,黄贞麟四十岁,春三月建“褒光堂”,康熙十七年(公元年),黄贞麟罢官归里后,主要任务是延请赵其昌教育他的几个儿子,康熙十八年夏建“华萼馆”于“快山堂”之西园,课儿辈读书。
据《黄贞麟年谱》记载,黄焘世父亲黄位中,字叔居,雍正癸卯(年)恩贡。为黄贞麟五子,出生于康熙三年()此年黄贞麟三十五岁,黄焘世出生于康熙三十年()此年其祖父黄贞麟六十五岁,其父黄位中二十七岁。
即墨古城“一门四进士”指的就是黄焘世这个家族,黄焘世祖孙三代连中四名进士:黄贞麟是清顺治十二年(年)的进士,三子黄鸿中是康熙五十七年(年)的进士,六子黄敬中是康熙四十八年(年)的进士,还有孙辈黄焘世是康熙五十二年(年)的进士。在近五十八年内家族中出现四位优秀人才——进士,褒光巷成就了即墨科考历史上一个巅峰。
即墨文献载黄焘世诗文一首《送四兄之官江西》
出宰东南泛客舟,贡章自古是名流。
挂帆直破三江雨,载酒遥从五老游。
陶令湖边云水阔,庾公楼下夕阳秋。
公余不废登临兴,好把新诗寄客游。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