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了一批“海归”回家乡创业的故事,刘晓是其中之一。
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本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海归”硕士,如何将这些标签与正在龙泉街道梁家屯村种树、养鹅的刘晓挂钩,记者着实用了些“洪荒之力”。
刘晓(右)说要用十年把农场打造成鸡鸭成群、鲜花绿植交相辉映的世外桃源。
“海归”硕士回乡种树养鹅
源起
刘晓的农场位于龙泉街道梁家屯村,该村向西4公里是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未来,将形成千亿级汽车产业链;向南约15公里,是创智新区,高楼林立,宜居宜业,是即墨未来的城市中心……在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上,“海归”刘晓却爱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实在令人费解。
在梁家屯村会计梁泽臣带领下,记者来到刘晓的农场,首先出来迎接的是只大鹅,离农场百米开外就能听见它们“呱呱”的叫声。刘晓从集装箱房里跑出来,头发乱得一绺一绺地像是特意抓出的造型,一双棉鞋也沾满了泥,红色的冲锋衣里还裹着羽绒服,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过刘晓的情况,任谁也想不到他是“海归”硕士。
年秋天,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硕士毕业的刘晓选择回国发展,连续勘察了包括老家黄岛在内的10多个地方后,最终在即墨承包了多亩土地开始编织自己的生态田园梦想:种上雪松、红枫和榉树,还养了多只大鹅,完全是散养,让大鹅吃杂草,再用鹅粪为树上肥。
刘晓每天都住在农场里,卧室、办公室全是集装箱改成的,冬天天气冷,他就在集装箱周围裹一层毛毡来挡风,没有淋浴设备,几乎一个星期也洗不上一次澡,好几天也没法洗头。
“仅靠苗木种植,十年之内没有收入是我预料中的事情。”刘晓说,为此,他已经投入多万元,今年是承包农场的第三年,雪松林已经初具规模,每棵雪松已经有一人多高。
“我也不知道咋就火了”
对话
记者采访期间,刘晓的电话不断响起,几乎都是来了解情况或预约采访的媒体,“种地有啥好写的?都来采访弄得我没法干活了!”刘晓一边嘱咐正在捡拾鹅蛋的妻子快去吃饭,一边向记者抱怨,“默默种了三年地,我也不知道怎么一夜间就火了!”
农场里生产的玉米秸秆打碎后,配上辅料喂鹅。
刘晓的妻子是他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同学,去年12月辞掉高校的工作从河南来到农场,如今,俩人办公和住宿都是在简易的集装箱房里。
在记者采访之前,刘晓已经接受了《人民日报海外版》、《齐鲁晚报》、青岛新闻网等媒体的采访,被中国网、大众网等数十家媒体转发,这样的宣传让他的鹅蛋好卖很多,甚至引来了大型超市、米其林酒店来寻求合作,但“耽误得我都不能干活了”一直被刘晓挂在嘴边。
同样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妻子辞掉某高校的工作来到农场,俩人办公和住宿都是在简易的集装箱房里。
为节省开支,很多事情刘晓都亲力亲为。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休息,除了一日三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巡查农场。“到了冬天,10万棵苗木要一点点地修剪树枝;鹅在农场里散养,得满园子捡鹅蛋;棚子里的铁丝外露,得立马掰回去,否则会戳伤人……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但这种日复一日的巡查工作,对刘晓来说更像是一次寻宝之旅。“去年无意间掉的向日葵种子开出了一大片向日葵花海,大自然每天都在赐予我不一样的惊喜”“把发酵桶里的啤酒放出来一些,带着肥肉的牛肉在炉子上烤得滋滋冒油……这冰天雪地,棒呆了”“根本不需要出去买多肉植物,园区里就有”……翻看他的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白癜风到哪里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