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年5月9日至7月9日,省委第六巡视组对青岛市进行了巡视。8月15日,省委巡视组向我市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整改落实情况予以通报。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政治责任
省委巡视组此次巡视,是对青岛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是对青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次综合会诊,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省委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市委诚恳接受,坚决贯彻,立即整改。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省委巡视组向我市领导班子反馈巡视情况当天下午,市委即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各位同志一致认为,省委巡视组对我市巡视情况的反馈意见,客观肯定了我市近年来的工作,严肃指出了我们在落实“两个责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作风建设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符合我市客观实际,非常中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体现了对青岛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青岛干部群众的高度负责,使我们深受教育、警醒和鞭策。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要求和巡视组反馈意见上来,以鲜明的态度、积极的行动、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抓好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巡视组反馈意见当天,市委即成立了关于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同志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同志和市委副书记王伟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市委常委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执行组织纪律和选人用人工作、“平度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等6个专项小组,每个小组都由市委常委担任负责人,相关市级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按照责任分工,抓好整改落实工作。成立了整改落实工作日常协调机构,承担领导小组各项日常工作,做好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日常协调机构下设综合协调督查、会议活动、文字材料、宣传、信息简报等五个功能组,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强化工作协调和日常督导,确保了各项整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转。
三是落实领导责任。8月20日,市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省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判断和工作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两个责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抓好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8月25日,市委印发了关于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分工方案。9月4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各专项小组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将省委巡视组提出的4个方面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以及中央巡视组指出的涉及我市的具体问题,分解为24项具体整改任务、91条工作措施,明确了责任单位、具体分工,倒排工期,迅速整改,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整改落实任务按时完成或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每周调度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整改工作,有力促进了整改工作扎实顺利推进。
二、集中精力抓整改,细化措施求实效
(一)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1.关于市委和部分区(市)委及市直部门党组履行主体责任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问题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举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重要讲话专题会议等精神,对落实“两个责任”等工作作出部署。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市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调研题目,市直党委中心组在年终总结中专门总结反腐倡廉教育情况,并报市纪委。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重要讲话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青岛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内容,并作为必修课。二是突出抓好市委主体责任落实。8月15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认真剖析了张泽忠、刘伟、王永利等腐败案例的教训,针对有的领导同志注重抓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一岗双责”职责履行还有薄弱环节等问题,做了对照检查,提出改进措施。8月20日,市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对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特别是党委主体责任,作了全面部署。各区(市)委及市直部门党组也相继召开全委会、党组会,把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到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肩上。市委还将参照省委做法,认真筹备开好市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把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情况作为对照检查重要内容进行剖析。三是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整改落实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先后召开3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事项。9月3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启动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重点配齐配强市、区(市)纪委和市直部门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四是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相关制度规定。8月25日印发《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考核细则》,重点对建设“廉洁青岛”、加强作风建设、查办案件、履行监督责任、履行主体责任、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考核办法。9月23日印发《关于建立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和分析通报制度的方案》,每年两次重点检查和通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情况。
2.关于市纪委和部分区(市)纪委履行监督责任还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力量配备不足,对同级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乏力,有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监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等问题
一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主业力量。根据中央纪委和省纪委“三转”要求推进机构调整,集中力量聚焦主业。对市纪委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两轮清理精简,从原先的个精简到15个,精简率达92.8%。起草制定了新一轮市纪委内设机构调整方案,调整后直接从事监督执纪的部门占总数的73.3%,直接从事监督执纪的人员占总编制的68.9%,均达到并超过中央纪委和省纪委要求。二是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开展了全市区(市)级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回头看”活动,督导区(市)纪委人员编制、后勤保障到位;加强对区(市)、街道(镇)纪委书记分工情况监督检查,要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分工调整的,党委(党组)报市、区(市)纪委备案。目前市、区(市)、街道(镇)纪委书记分工情况全部符合省纪委有关文件(鲁纪发〔〕8号)要求。三是加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先后在即墨市、市南区、平度市组织了述廉试点,共有42名党政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进行了述廉;研究起草《关于市纪委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意见(试行)》等相关制度,构建监督长效机制。四是加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推进派驻机构全覆盖,加强力量配备,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监督作用。
3.关于权力制约体系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在一些方面有缺陷、有漏洞,政府项目决策、土地出让等方面的招投标不够严格等问题
一是进一步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严格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市政府常务会重大决策事项、会议纪要、规范性文件市政府法制办合法性审查制度。今年以来,共审查市政府重要文件78件、市政府常务会重大决策事项项、市政府会议纪要30余件。二是严格政府项目决策。严把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关和准入关,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备选库,认真落实专家咨询制度,已组织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会58个,邀请专家人次,对76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了评估论证,核减项目单位上报项目投资约26.5亿元。三是严格土地出让管理。印发了《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了闲置土地处置中的行政行为,目前全市收回闲置土地.5公顷。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计划年1月1日开通运行土地使用权网上交易平台,促进土地市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四是严格招投标程序。通过现场勘验、受理举报、加强投标文件细节审查等措施,累计查处“未招先定”和“围标串标”案件15起,给予37家建设、施工单位行政处罚。五是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制度。研究起草《市级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印发《关于推进市级专项资金分配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和《关于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自年起,除不宜公开的资金外全部公开。
4.关于廉政教育没有做到常抓不懈,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够健全问题
一是认真开展警示教育。9月份以来,组织近名重点岗位处级干部,到青岛监狱、北墅监狱和市检察院警示教育展等参观,现场接受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全市已有3万余名党员干部参观了警示教育基地。向全市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党员干部警示教育读本《来自铁窗内的忏悔》册。在全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上,对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14起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二是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震慑作用。在金宏电子政务网创办“每周一案”栏目,对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案说法,目前已编发22期。严格落实“双开”人员第一时间在纪检监察互联网公开报道工作,运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三是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制作了警示电影《断桥惊魂》,在市委党校各个班次中播放。开通“廉洁青岛”白癫疯医院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