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产自即墨的两种神鱼

咱们大即墨地盘上,产有两种鱼挺神的。一种是崂山仙胎鱼,一种是大沽河脂鱼。

据同治版《即墨县志》载:仙胎鱼出白沙河,从九水来,山回涧折,其流长而清湛不染泥尘,鱼之游泳于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鲜美异常。自明代始即为贡品,历代莅即墨官吏,无不以尝仙胎鱼为口福。

百度词条上的官方解释则说,仙胎鱼属鱼纲香鱼科,体侧扁,色青黄,长可20厘米左右,鳃盖后有一卵形橙色斑纹,吻端下弯,牙宽,牙宽,截形,有缺刻,有脂鳍,鳞细小。生于山间各水流中。是青岛特产,有“崂山中华鲟”美誉。肉质鲜嫩,入口清香,宛如新鲜黄瓜味道。原广泛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等地沿海溪流,台湾、日本、韩国、朝鲜也有分布。只是后来因生长环境恶化、过度捕捞等因素,台湾、朝鲜、日本等地的香鱼已绝迹。

另外民间传说,仙胎鱼是城阳神仙级易学大师胡峄阳先生无聊时候,随意撕扯柳叶洒落溪中而变成,所以他老人家的代表作就叫《柳溪碎语》。

这种柳叶变的仙胎鱼在水中游动异常灵敏,就是一片柳叶影子投射下去,也会迅捷避开。城阳作家矫友田老师写过一篇《仙胎不过横草》,就是说仙胎鱼如此特性:两人各划一只木筏在河中央拉开距离,中间系一根粗麻绳贴水面缓缓往岸边靠,把仙胎鱼撵到浅水区,用一种扇形“镪网”随便捞就行了。然后就是一番喟叹:回想我们走过的路,是否也常常因“横草”之隔而步履维艰,甚至止步不前呢?当我们身处逆境抑或遭遇险境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只要自己再多一点勇气,就会拥有一片晴朗而广阔的天空呢?

胡峄阳老先生的《柳溪碎语》我是读过数遍,可仙胎鱼却一直没有口福吃上一条。于是只好从矫老师这浓浓的鸡汤味道中,念想一掐一股子水儿的鲜黄瓜清香,然后下厨做一个“黄瓜炒鸡蛋”。

近几年随环境好转,听说崂山里又能见到仙胎鱼,并已开始探索人工养殖。假以时日这种黄瓜味儿的神鱼就算能够市场化,应该比最贵的黄瓜还要贵。所以我等六亿百姓,还是吃黄瓜吧。

鲻鱼

大沽河脂鱼虽然没有仙胎鱼那样的神奇传说,在鱼的本色本味中,却占据着制高点地位。所谓“沽脂淮鲤海中鲳”是也。在即墨西北乡,每有外人问及,大沽河畔土著居民常常颇为神秘地说,脂鱼通体透明,肉质紧脆,落地即碎。味道更是鲜美无比,鱼肉入口即化……早年间是沽河沿岸人家宴席上最上等的河鱼。

并且,沽河脂鱼极是难得。因为脂鱼到六七两重,就会因自身脂满体胀而死。即或不脂胀而死,气性却又非常之大,一旦落网不能逃脱,立即触网而死。

鲻鱼

关于脂鱼到底是种什么鱼,曾请教过狐锅。狐锅主政沽河畔某乡镇多年,虽颇具珍重乡土的浪漫情怀,对脂鱼传闻却不肯附和传说。他道脂鱼或是鮻鱼的幼鱼,也即人们常说之“香鮻”。“香鮻”因为需由海水向淡水洄游才能成活,近代因大沽河河道修建多处橡胶坝,香鮻幼鱼无法洄游,故而绝迹。

若言脂鱼即鮻鱼,似又太过寻常。曾听海钓爱好者王乃伟先生说,他曾经在一个初冬的午后,于海边一僻静角落见到过成千上万鮻鱼堆挤如山。而就算是最好吃的“开凌鮻”,价格也不高。

鲻鱼

后来,我在卢正春老师《大沽河志略》中看到,沽河脂鱼写作“鲻鱼”。

如果说脂鱼既是鲻鱼,那就清楚明了得很了。

鲻鱼,又名乌支、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隶属于鲻科鲻属,属于广温、广盐性鱼类。可在淡水、咸淡水和咸水中生活,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和江河入海口处,是我国南方沿海咸淡水养殖的最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脂鱼,仅是鲻鱼的别名之一。无论养殖的还是野生的,中国沿海各地,多得很!

鲻鱼与鮻鱼相似,却不是鮻鱼。其主要区别是,脂鱼肥短,鮻鱼细长。脂鱼眼大而眼内膜黑色,鮻鱼眼小而眼晶体呈红色。并且,脂鱼比鮻鱼的食用价值要高得多,脂鱼不但是一味海鲜佳肴,还有补虚、健脾、开胃的食疗作用。

鮻鱼

正如黄河鲤鱼也有宁夏黄河鲤、河南黄河鲤、山东黄河鲤、山西天桥黄河鲤等“五大名鲤”一样,或许咱们大沽河脂鱼确有不寻常之处。下次吃鲻鱼,一定先抓起条往地上摔摔,看看能不能“落地即碎”。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其鱼也不神。

三逸狂客,山东即墨人。作家。出版有《坐堂追饷》、《铁血顺风号》、《烟火孤城》、《我的野蛮同桌》。

目前代表作:《双车错》、《洪门令》、《瞒天过海》、《坐上火车走江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tq/13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