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肉质果市场
肉质果种类
肉质果功效
肉质果做法
肉质果成分
肉质果吃法

佛手的栽培技术与繁殖方法

一、植物特征及品种佛手(芸香科柑橘属),别名枸橼、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之一,不规则分枝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花期4-5月,果期10-11月。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有钝棱。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地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也有在同一个锅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形卷状。二、生物学特性(一)生态习性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二)生长发育特性佛手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T以上,年日照时数-I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黏壤土中生长。苗木新梢转绿后四季均可种植,最佳种植期为1-5月和8-9月。三、栽培技术(一)选地与整地育苗地宜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地块,经深翻、整平后做畦;畦高15~20cm,宽-I20cm;大田直播东南向,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山坑坡地或水田,于上年冬季深翻30-40cm,让其晒白。春季定植前碎土,做畦,畦高cm,宽1m。再按株距2-2.5m,在畦面上挖深40cm,宽50cm的种植穴,穴内放土杂肥,与土拌匀,待播。(二)繁殖方法1.扦插繁殖(1)插条准备扦插前应选7-8年生健壮的母树,剪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剪除其叶片及顶端嫩梢,截成长17-20cm的插条,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苗子生长也很健壮,凡幼树枝条或徒长枝不可用,因这类枝条栽后常常不易结果。(2)整地扦插苗床最好选择土壤较厚的沙土,以便将来取苗。地选好后,深耕杷细,施人畜类水,作成宽1.3m的高畦,畦沟宽约30cm,深约20cm。春季2-3月及秋季8-9月均可扦插,以秋季扦插最好。秋季扦插当年就可长根,第二年春季发芽后生长迅速;插时在畦上开横沟,沟距23-27cm;按株距15-17cm将插条插人沟中,切不可插倒。通常每亩需插条根。插后覆土压实,使先端个芽苞露出土面,土干要淋水。(3)苗期管理插后要随时浇水灌溉;并要搭棚遮阴,雨水多时要做好排水工作。苗高7~10cm时,将丛生的弱苗除去,每株只留壮苗根。及时除草,追施清水稀释的人畜粪水或硫酸铵3-4次,培育一年即可移栽。2.嫁接繁殖在春秋两季进行。用香橼或柠檬作砧木较好。砧木般用扦插或播种繁殖。嫁接方法有如下几种。(1)切腹接法在3月上、中旬将砧木在地面以上5~7cm处剪平,用嫁接刀削光,选光滑部分稍带木质处作斜切面,深1~1.5cm。接穗要留2~3个芽,并将下端削成1~1.5cm长的楔形,然后将砧木切口一边与接穗切皮对直,紧密地插入砧木之切口内,用塑料薄膜捆扎,-般半月后就愈合并抽芽生长。这时须松土除草。45~60天后,开始抽梢,此时须将包扎物除去,否则新梢易弯曲。c(2)靠接法8-9月上旬进行,砧木选茎部直径2~3cm、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4~5年生植株,在茎基部分枝的下面切去分枝,仅留一个分支,再在切去分枝部位的一边向下削去一些皮层,然后选上一年春季或秋季发生的枝条作接穗,粗细和砧木相似,长5~7cm。在接穗下部的一边亦削去下面的部分皮层,再将砧木的切面靠在接穗的切面上,使两面密合,中部用塑料薄膜缚紧,约一周后即能愈合。愈合后剪去接口以上的砧木部分。四、采收加工(一)采收佛手栽后4-5年开始开花结果,采花在开花盛期,每天早上采摘,平时有花,也可陆续采摘。采时将不孕的花采下,如见已孕花内的小柑呈尖条形,极干瘦,将来难成长的,亦可采下,并拣拾落地的花。此外在较冷地区,冬季开花后幼果多被冻死,也可采摘。花采回来晒干或用无烟煤烘干。果实从8月起陆续成熟,当果皮由绿开始渐变黄绿色时,选晴天采收,到冬季采完为止。果实用刀顺切成4~7mm的薄片,及时晒干或烘干即成。常年壮树,管理良好者,每株年产鲜果20~25kg(二)加工切片后逐片摊在烈日下暴晒,当天须晒至七八成干,次日复晒1次至足干,其商品色泽雪白鲜明。如遇阴天,也可低温烘干。晒干或烘干后,要密闭储存,以防香气散失。这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袋中放少量生石灰或明矾、干燥的锯木屑、谷壳等物。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tq/15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