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耿女士因持续高烧,医院进行治疗,在进行肺部CT检查后,发现耿女士的两肺都有病变,且右肺已经变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白肺”。
但导致耿女士出现持续高烧和重症肺炎的,并不是新冠病毒,也不是甲流,而是——鹦鹉热。
据悉,耿女士非常喜欢吃鸡肉鸭肉,也很喜欢饲养这些家禽,她觉得自己饲养的鸡鸭,肉质会非常鲜美。
也正是这一信息,让医生判断出,耿女士或许是因感染了“鹦鹉热”导致白肺的,结果证明,医生的判断是正确的。
鹦鹉热又称为“鸟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由携带鹦鹉热衣原体的鸟类及禽类传染给人类。
人类只要接触过带菌鸟或禽类及其污染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则可经由破损皮肤或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而感染。
本病呈急性发病,以高热为主,体温高于38℃,伴畏寒、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嗜睡以及肺部浸润性病变等,严重者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
医生从耿女士的过往病史来看,耿女士长年务农,身体很硬朗,无任何基础疾病,但前段时间却突然无缘无故的出现持续高烧、咳嗽咽痛等症状。
起初家人和医生都以为耿女士是感染了新冠或甲流,但经过检查发后发现,耿女士并未感染新冠病毒和甲流病毒,结合耿女士喜欢养家禽的习惯,医生推断出,耿女士可能是感染了“鹦鹉热”,最终经过检查后确诊,耿女士确实是被家禽传染了“鹦鹉热”。
自年2月以来,我国多地接连报告了“鹦鹉热”感染病例。目前在浙江、深圳等地均发现了“鹦鹉热”感染病例。
早在年,浙江就发生了多起“鹦鹉热”确诊病例,其中,在年9月,浙江丽水首次报告发现鹦鹉热病例,其中1例救治无效死亡。
伊仕生物提醒大家,平时要尽量做到不要接触活禽,注意保持饲养鸟禽的环境卫生,尤其是在清洁排泄物时,要好戴上口罩和手套。
食用禽类时要彻底煮熟,接触鸟禽后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把饲养接触鸟禽的情况告知医生,以便准确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