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扎(gǔzha):逢年过节吃“古扎”,这是即墨方言的特有称谓。自从“水饺”之称盛行以来,人们都以为“gǔzha”的说法太土气,此称谓便渐渐淡化。其实,这种称谓远在古代就有,它能被即墨方言保存下来,真是一种奇迹。
2.炉包(lúbao):即今天所谓的“水煎包”。这也是即墨人的特色食品,很多即墨人还在回味当年即墨共济桥头的炉包味道!传说是宋代由南方传来后经即墨人加工制造而成的,后由即墨人传至我国东北地区,今已在许多地方可见,但是,正宗炉包应是出自即墨的。
3.面汤(miàntāng):出门“古扎”进门“面汤”,“面汤”就是今天的面条。即墨方言称“面汤”,盖因当年百姓生活节约,吃面条时总连汤带面都吃之。
4.饽饽(bǒbo):相当于今之馒头,但即墨人所谓的饽饽的做法及形态都与馒头不同,最著名的还数田横大饽饽。
5.豆包(dōubao):即墨有句成语为“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其中的“干粮”就是指由纯粮食所做的食物。豆包也是即墨人的一种特色食品。它的大体做法是:将地瓜干煮熟后碾碎,掺以煮熟的豌豆或其他豆类,然后包上一层面皮再蒸出来。豆包可在冬季和年节日久置长吃。
6.面花儿:即用磕子做的面食品,有鱼、桃等各种形态,可以通称“鱼花儿”。蒸者称“面花”,“bō”之称“bō(饽)花儿”。
7.饼子、黄饼子、苞米面饼子:即墨人大都吃过老一辈呼的大饼子,饼子由玉米面所作,做法简单。以玉米面为主,可掺以地瓜面、小米面、豆面等,以水和之,贴到锅边四周,熟后结一层黄嘎渣。
8.渣、渣团儿、沫子:以菜为主的一种食物。蔬菜、野菜皆可,先用开水烫之,切剁成渣,再将泡过的黄豆磨成浆掺进去,放在锅里煮熟后即成。团成圆球形称之为渣团儿。
9.瓜渍(guǎji):咸菜,但它专指腌制的萝卜、芥疙瘩。这是即墨长期以来的一中佐饭咸菜。
10.果子:糕点类通称。今逐一分而谓之“桃酥”“饼干”等,而方言此类通称为“果子”,如宴请客人要先喝叶子(茶)、吃果子(点心)。油条也列在其中,称之为“香油果子”。
怎么样?有没有回忆起小时候的那些老即墨美食呢?哈哈~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