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即墨民间博物馆初现古城文化聚落

加速变老的元凶 http://www.mxxshi.com/npx/lcbx/m/2053.html

青岛不是百年的青岛,而是千年的青岛,只有在即墨才会对这句话有真切体会,这里处处有历史可追溯,有文脉可寻源。眼下,一种“文化聚落”现象的彰显,似乎预兆着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苏醒迹象——在即墨,民间博物馆开张、申报、筹建的消息不断传来,继胶东非遗博物馆获批后,青岛首个海防博物馆、首个玫瑰博物馆的申报、全省首个汉服博物馆筹建紧锣密鼓。

申报接踵启动

在市博物馆,忙碌的气息已给一向平静的这里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据了解,去年底,胶东非遗博物馆等4座民间展馆已获批,今年以来,青岛首个海防博物馆等4座民办博物馆申报注册工作即已启动。

“4座民间博物馆已获得省文物部门批复,由于这些博物馆内容丰富,批复非常顺利。”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迟超勋介绍,这4座博物馆包括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即墨老酒博物馆、妙府老酒博物馆和青岛发饰博物馆等,已正式注册为民办博物馆并向市民开放。

而新一波的民间博物馆注册,今年已迅速启动,市博物馆馆长张文波介绍,它们包括玫瑰博物馆、海防博物馆、青岛浩然抗战博物馆和宝刚门业等4座民办博物馆。

迟超勋还向记者告知了新的喜讯:眼下,又有近六七家正在筹建的民间博物馆准备申报注册,它们包括国内首家汉服博物馆、学生服博物馆、谱牒博物馆等等。

打造古城文化群落

新建的即墨古城区进展顺利,东城门城墙具备雏形。正在建设的古城区域,将形成一个多维度展现即墨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群落。

据介绍,即墨金口北阡大汶口遗址的发掘考古,将青岛人类生活居住史推前了好几千年,“从这里考古发掘出来的史前数千件文物,将被置入新建的即墨博物馆。”张文波说,有着多年历史的即墨古县衙,也将很快进入博物馆,成为市民见证历史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事实上,沿着复建的即墨古城墙,沿线将开辟多个与古城文化相关联的专题博物馆,迟超勋介绍,在这个“青岛之源”地带,将出现较高密度的博物馆群落,按照初步设想,包括衙署文化、儒学文化以及各种宗教文化的博物馆。

“今年将是即墨民间博物馆的‘井喷年’。”张文波说,一年内,把正在申报注册的几处民办博物馆算在内,即墨将形成国有和非国有民办博物馆相继开放局面,这些民办博物馆(也称为非国有博物馆)注册成功后,以即墨老县衙博物馆为中心,已经能够形成从史前历史到近代文化纵贯式整合和串联的一条主线,即墨将打造一个由10座博物馆组成的文化聚落群,通过众多博物馆群向市民讲述历史,留得住乡愁,寻得到根脉。

传递“千年青岛”记忆

在即墨民间博物馆群落中漫步,不经意就能寻到风格独具、文化浓郁的所在。

“这些衣服好看,但最令人醉心的还是这些服装中蕴含的礼制文化。”在位于即墨国际服装产业城的全省首个汉服博物馆,观者流连不已。

“我们把汉服博物馆建在即墨很有信心,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即墨这座古城的内在气质是契合的。”即墨国际服装产业城综合部副经理张焱植说,从周公旦颁礼制起到明代的我国传统服装,这里都有呈现。“这是唐朝的齐胸襦裙,唐代风气开放,才有这种对襟的衣服,宋代、明代就不是这样了,一般都是右衽、宽袍”,从宋、明的太学生服到明制深衣,他一一介绍。

汉服的华丽多姿、博大精深,给参观者带来了不小的感触,“在这里了解到整个汉服的演变历史,补了传统文化的课,这是博物馆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是针织服装名城即墨挖掘服饰文化元素的一个探索。”业内专家如是分析。

刚刚获得省文物部门批准注册的胶东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在众多的即墨博物馆中已堪称“领衔者”,多年的榼子、百年历史的麻片美食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墨柳腔等近百个项目的聚集,都能让市民在这里感觉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青岛首个海防博物馆,已在丰城中心社区的古雄崖所遗址建成。“已陈列收藏了多件海防相关文物和上百件文字记载的宝贵史料”,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注册申报工作进展陆续向市民开放,看着一件件文物,让人好像回到了数百年前的明清时期。

(来源:中国即墨网)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dd/1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