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果是中国南方的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途非常广泛,黄皮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和果胶。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其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中国黄皮地方品种甚多,有酸,有甜。但是,历来各地种植的黄皮都是一果多核,可食用部分少,亦不便于加工。近年来,无核黄皮以其无核、果大、味美、无渣、皮薄肉厚的特点,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无核黄皮较于有核黄皮病虫害少易管理,经济价值高而胜于有核黄皮。无核黄皮营养价值高,既可入鲜食,也可以作加工食品,以皮和果核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有很好的种植前景,那么,如何合理栽培无核黄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无核黄皮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皮原产我国南方,无核黄皮同有核黄皮一样,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以疏松、肥沃的土壤种植为佳。在年平均温度20℃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成年树在低温0℃以下未见危害,但幼苗耐寒性较差,花期在低湿阴雨种干旱气候座果率较差。无核黄皮对土壤适应性广,除盐碱地外,其它土壤均可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量好、微酸性的沙壤土地方,生长健壮,寿命长,产量高;在土质粘重、瘦瘠、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产量低。无核黄皮喜湿润,怕积水,在年降雨毫米以上且分布较均匀的地区生长良好;无核黄皮喜光,充足的日照对提高其果实质量有良好的作用。生长特性无核黄皮根系分布浅,但侧根发达;枝梢粗短,树冠矮化;生长较快,幼树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四季均可抽梢,一般抽梢4~5次,植后两到三年即可形成树冠结果投产,第七年进入盛产期,单产高且比较稳产,且没有大小年现象。成年树一般抽梢2~3次,雄花败育,雌花授粉结果无核,如果与普通黄皮异花授粉会产生有核果,降低无核率。繁殖方式无核黄皮可用嫁接、压条等法繁殖,但一般多用嫁接繁殖。1.砧木培育每年7~8月选择果大、无病虫害充分成熟的普通黄皮果,取出种子,阴干后,随即播种,播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待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移植,并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经过一年养护,当径粗达0.8-1厘米时,即可嫁接。2.嫁接方法嫁接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3月或9~10月,选取无核黄皮树半年生或一年生枝条上的一个单芽为接穗,嫁接在砧木木质化或半木质化之间的断干上,并用塑料薄膜包扎。接后要注意及时抹除砧木的萌芽。高质高产栽培技术一、幼苗管理1.园地定植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丘陵或缓坡山地建园,在春天或秋天种植,在3~4月种植成活率高,株行距采用3米×4米或2米×3米,每亩种植60~株。种植前应先挖好深、宽各60~80厘米的植穴,每穴施入kg基肥。2.培育主枝当种苗定植成活,主干高达40~50cm,茎粗0.5~1.0cm时,进行摘顶或短截定干,待长出新梢后,选择3~4条健壮、大小一致、向外生且分布均匀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待主枝老熟后再留20~30cm摘顶或短截,促其萌发新梢,选留2~3条粗壮的新梢枝条为二级分枝,以此类推,培育第三、四级分枝成为结果母枝。3.肥水管理对定植1~3年的幼龄树,施肥的目的是促进生长,使其在一年中促发多次新梢,壮大树冠,为早结丰产打好基础。由于幼龄树冠根系尚不发达,分布较浅且窄,吸肥能力弱,因此,吸肥宜勤施薄施,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和镁稀释施用,在每次发梢前和转绿期各施一次或固定于每年2月、5月、8月各施一次。施肥后,树冠内需淋足水分,尤其在长梢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4.病虫害防治在新梢初发至叶片转绿时,病虫高发期,注意防治蚜虫、潜叶蛾、炭疽病等,用氧化乐果、蚜虱净,退菌特、甲基托布津,高效灭百可等药剂喷施。5.除草幼龄树期间,园地空阔,杂草丛生,特别是春夏之交、夏秋之际,注意清除杂草。6.修剪每年冬季,剪去树冠内部的枯枝、阴枝、过密枝、徒长枝及病虫枝等,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经过1~3年的幼龄树管理无核黄皮开始进入成年树的结果阶段,此时,植株一般高为1.5~2.0m,树冠1.3~1.8m,主干茎粗8~10cm(距地面40cm处)。二、成年树管理1.清园修剪无核黄皮定植后第四、五年,开始进入成年结果树,在采果后,着重回缩短截结果枝,清除园地杂草,重点剪除枯枝、病虫枝、阴枝等以保证通风透光,促发秋梢,培养次年健壮的结果母枝,是来年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环节。2.肥水管理以施人畜粪尿等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肥分二次施用。第一次在采果前后10~15天施促秋梢肥,第二次在9月底以前施壮梢肥,10月底以前叶片将转绿老熟,叶片转绿期可喷施2~3次叶面肥,促进秋梢充分老熟。施肥后,果园树冠周边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抽发秋梢。3.促花保果1.促进花芽分化在11月上中旬,根据天气情况,调节肥水,保秋梢,控冬梢,方法:⑴清沟疏水,松土断根或环割等。⑵用~ppm比久或多效唑,连喷2次,相隔15天一次。两者都有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缩短花穗长度的作用。4.疏蕾与壮花在结合缩短花穗长度时进行疏蕾壮花。方法:⑴剪去弱小结果母枝上的整个花穗;⑵大花穗疏剪部分密集侧穗,过长花穗适当短截,保留中等大的花穗,同时花蕾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1%硼砂,相隔半个月,连喷2次。措施:加强施肥,在大寒前后施促花肥,结合迟效肥与速效肥混合施用。5.疏果与防裂果全树留果量要根据树龄、树势、树冠大小、枝叶数量等因素来确定,以采果后叶色不退绿、能及时抽发数量足够的健壮结果母枝为度。方法:在第一次幼果(黄豆大小)落果稳定后即可进行疏果,首先疏去畸形果,裂果、烂果、病虫果等无保留价值的果实再次是疏去小果,再疏去密生果和个别特大的果,务使整穗果实分布均匀、大小一致,每穗留果20~40颗。在无核黄皮果实发育的中后期,特别注意裂果问题:⑴调控园地水分;⑵增施硼、硫、钙等三种元素的肥料。“黄皮裂果主要是由于果肉与果皮的发育不同步造成的,当果肉膨大速度快于果皮时就可能会出现裂果。”造成果肉与果皮发育不同步有多种复杂因素,如施肥配搭不合理。许多果农在种植黄皮时,大都使用耗用劳动力较少、速效的化学肥料,而对有机肥投入不足,造成了植物生长必需的中微量元素缺乏,或者水分配置不均衡。由于黄皮根系浅,植株既不耐旱又忌通气不良,在黄皮果实成熟期,如果10多天不降雨,即令黄皮受旱,果肉发育缓慢,而此后如又突遇大雨,植株大量吸收水分,果肉发育快速,这样就会造成果肉与果皮发育不同步,产生大量裂果。6.病虫害防治在新梢初发至叶片转绿时,在秋梢叶片转绿期,为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炭疽病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穗和果实,导致枯枝、落叶、果腐或干缩。叶片先从叶尖、叶缘感病,出现黄褐色斑,后扩展至全叶和枝梢叶片内卷、直立。感病果实初出现淡褐色病斑,后扩大呈深褐色,病斑中心初呈灰白色,渐变黑色,果实干枯皱缩,多残留树上不脱落。5~7月发病较严重。可用1%多氧清-倍液或菌枯灵杀菌增效剂-倍液,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两次;在春梢抽出期及谢花后的小果期,各喷一次药可防止发病。煤烟病真菌性病害,感病部位初期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布满黑霉,呈煤烟状。该病是病菌寄生于蚜虫、介壳虫、蛾蜡蝉类、木虱等的分泌物上,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根治该病在于消灭蚜虫和介壳虫,发病初期喷5%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倍液。7.果实采收无核黄皮果实未成熟之前表现为棱角分明,果顶呈方角,在6月底至7月上旬开始成熟,果实迅速膨胀充实,棱角消退,果色转黄,即可进行采摘。无核黄皮果实不易于贮存,采摘下来后应及时销售或进行加工。总结:无核黄皮以其稀有、优质、味佳的特色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dd/1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