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水果像榴莲这样,风味如此独特而不可取代,让喜欢的人如同上瘾一般欲罢不能。消费升级的到来,成就了榴莲成为进口水果中炙手可热的品类。
图片来自摄图网
网红”水果的消费狂热
宁夏人王淑娟去年第一次报名参加了在泰国象岛举办的“榴莲马拉松”,便深深爱上了这个主题。她是一名老师,有7年的跑龄,国内外的赛事有时间都会参加。国外的比赛,她尤其看重和旅行结合的部分。作为一名榴莲爱好者,在银川生活,她最常购买榴莲的渠道就是超市已经拆肉分成小份的榴莲,“好不好吃就看运气了”。在那场“榴莲马拉松”里,她穿越过一个清香四溢的榴莲园,每隔5公里就有香甜的鲜剥榴莲作为补给,比赛结束之后还可以选择去榴莲园参观,了解榴莲的生长。今年的“榴莲马拉松”转到了泰国南部的春蓬府,王淑娟再次报名。
“榴莲马拉松”的发起者是一家体育旅游公司。创始人郭新玮告诉本刊,能有这个想法首先是因为他们曾经用榴莲作为国内马拉松赛事的补给。“在TNF北京国际越野赛和大五台朝圣之旅中,因为两个赛事正好在产榴莲的季节,所以很受参赛选手欢迎。相比能量棒,榴莲完全是一种天然的食物。它热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特别适合长距离体力消耗的人迅速摄取能量。”
郭新玮也很看重榴莲这种水果的号召力。“评价两级,爱恨分明,很少有人处于无动于衷的中间地带,因此自有一种‘网红’气质,在社交网络上形成传播。马拉松赛程提供榴莲,即使不爱的人也不会无处可逃,所以只能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参加。”有了“吃榴莲”的内容,郭新玮发现,报名人员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专业严肃的跑友,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普通人的跑步盛事。这也更加符合公司对于受众的定位了。”
中国并不是榴莲的原产国。历史上关于榴莲的最早记载,来自于“郑和下西洋”时随行船队的工作人员。一名叫马欢的翻译在《瀛涯胜览》这本书中写到了这种奇异的水果:“有一等臭果,番名‘赌尔焉’,如中国水鸡头样,长八九寸,皮生尖刺,熟则五六瓣裂开,若烂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块,甚甜美可食。其中更皆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榴莲在我国的广东和海南有少量引进种植,但都不成功。我国的榴莲消费主要依赖从泰国的进口。
金枕榴莲是泰国榴莲里最主要的品种
广州和深圳是早年间国内大量食用榴莲的城市。这不仅是由于广州有亚洲最大的果蔬交易市场——江南水果批发市场,还因为这里的人去东南亚旅行也较早,有机会接触到状态最新鲜的榴莲。事实上,中国赴泰国旅行人数的日益增多,是榴莲被更多中国人所认知接受的重要原因。根据蚂蜂窝旅行网提供的数据,年泰国开始取代日本,成为中国人全球自由行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