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一般防空警报设备都设置在城市的建筑物楼顶,由武装部门或街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管理。
设 备警报器又分电动警报器、电声警报器、手摇警报器三种。电动警报器是由电动机作为该警报器的主要器件,把电能转为声音;电声警报器是由主机功放和扬声器组成;手摇警报器是电动警报器和电声警报器的补充预警设备。控制设备又分为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二种。供电系统又分市电供电和自供电二种。扩音设备有高音喇叭和平音喇叭。种 类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预先警报:鸣响方式: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一般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这时一般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空袭警报:鸣响方式: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为3分钟,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解除警报:鸣响方式:一长音,连续鸣3分钟。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鸣响。
试 鸣 中国一些城市安排每年的某一天进行防空警报的测试。测试一般为15分钟,依照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一是为悼念该城市遭到的空袭中遇难的人民,二是检验人防设备,三是进行国防教育。一些单位也会在这一天安排防空演习。防空警报试鸣之前要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布,以免造成社会恐慌。政府公告:进行防空警报示警时,望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相关背景
德国入侵青岛
据了解,青岛市作为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确定每年组织一次防空警报试鸣。战时城市防空警报的发放,由当地负责防空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确定,平时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灾害时,经市政府批准可利用防空警报设施在局部地区发放灾害警报信号。青岛市人民政府确定,每年的11月14日为青岛市防空警报试鸣日。这是因为年11月14日,德国在胶州湾登陆并侵占青岛,选择这个日子试鸣警报,目的是警示市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强我国防。
提醒:遇到战争、灾害时,市民一旦听到警报要尽快进入人防工事,除做好行动准备和防护动作以外,当生化威胁征兆明显、响起空袭警报时,防毒面具常需挂在胸前或直接戴上。市民快速到达工事口部时还要服从工事负责人的疏导,不停留、不拥挤、不吵闹;不背包,不夹包、不提包;抱小孩,不牵小孩走;无灯时,要腾出右手,靠右侧探摸、快速进至工事安全区。
家里的事说出来城里的事传回去,农村西瓜事,城里芝麻事,了解最新即墨田横事,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