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依心逐梦倾归属,礼孝随行走天下

看历史

ID:kanlishi8

历史·有品有趣有态度·澄清误解·还原真相!转载注明来源

穿越君

又好久没有做梦了,今天,穿越君梦回千年,带你采访一下东汉末年历史上特有名气的一位经学家,走进他的小一统时代。他的贡献巨大,历史却显有提及,他是千百年来人类梦想的化身,依心逐梦倾归属,礼孝随行走天下。下面跟随穿越君一起去寻梦吧。

郑玄(公元年-年)思想家、经学家、大司农。

郑玄

欢迎各位穿粉来到郑玄的空间。

小时候,大家都叫你神童,能掐会算,能预测哪里会发生灾祸,你是不是有某方面的天赋异秉或者有神人的传承?讲讲你的求学经历呗,听说你遍访名师,打遍天下无敌手?

穿越君

郑玄

如果大家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说不定哪下就穿越到现代去请你们撸串了。

其实,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神奇,想造梦的看看我读的圣贤书就明白了。

到我这一代,整个家族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不过,也许是祖辈的传承、熏陶吧,我从小喜欢学习书数之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加减乘除的算术,一般人很少比过我。到了十二岁,我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儒家“五经”,已小有名气。

另外,我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那个提前预知火灾的故事,也是我学了这些经典之后推算出来的,说来也很神奇,时间、地点都很精确。

从小我立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梦想很多,可以说是志存高远,与你们大家一样,心里都有一个纯真、美好的向往。不过,学这些知识有一点不好说,年轻人该有的傲气、虚荣心,都没有了。有时候连母亲都觉得我给她丢脸,少年老成。

16岁的时候,我精通了儒家经典,熟记古代典制,通晓谶纬方术之学。曾帮县吏写了一些上报的公文、颂辞,肚子里毕竟有些真东西,文笔还行,得到官吏的赏识。18岁时,迫于生计,就当了个乡啬夫的小官。

由于我工作勤恳,不久便晋级为副乡长。工作之余,我仍然痴迷于经书,21岁时,经学功底已相当深厚,并精于算术,可谓满腹经纶,已名声大作。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调到了北海郡,后又入太学授业。先后学了经学经典《京氏易》、《公羊春秋》;历数经典《三统历》、《九章算术》等。

接着又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律令》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这个年代兴游学,于是我变游走于你们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遍访名儒,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不辞劳苦,孜孜求道。就这样,我的青年时代,匆匆忙忙而过。

学无止境,33岁的时候,关东已无可请教之人,我便离开家乡,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马融为师。

马融虽然门徒众多,但他只面授少数门生,其余学生则由他们转相授业。

我投学马融门下,三年没有见上他的面。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马融和他的一些弟子一起演算浑天问题时,遇到了难题。有人说我精于数术,于是我们才得以相见。

通过虚心请教,一些疑点得以通达,算是百尺竿头又更进了一步。一晃又是七年过去了。回到家乡的时候,我已经四十岁了,可以说,半辈子都在求学中度过,确实读了很多的经书,不过倒是乐在其中,很充实。

不当官,你怎么生活,听说你回乡后,就有很多学子前来求学?

穿越君

郑玄

是的,回乡后,便有数千名前来求学的好学者。当时我家里依然很贫穷,便“客耕东莱”,东莱是你们山东即墨县东南铁骑山南山下,我一边种田维持生计,一边教授门徒。与弟子们隐居于此,过着清贫而安谧的生活。

你什么时候开始专注于注解儒家经典的?

穿越君

郑玄

顺其自然的吧,正好赶上了一次党锢之祸,是东汉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两派长期斗争的产物。我被牵连了,这一年我四十五岁,一禁锢就是十四年。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的个人梦想由学习兴趣得到升华。十四年,大把的时间我都在整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专心注解群经。再后来,朝廷N多次请我去当大官,最后一次是当大司农,都被我婉言拒绝了。

大家都夸你的小一统时代,为人类的进步迈出了一大步,你是不是很骄傲?

穿越君

郑玄

我这个年代没有登月的火箭,不过我的想法与你们现代人一样,人类的进步需要有人不断的去尝试,迈出那一小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很简单,小时候是学习经学,怀有纯真美好的想象,再后来有所升华,开始注释经典,集各家之所长,融合今文经与古文经,把官方的非官方的统一整理,专注儒家经典,使得古圣先贤的智慧融进法度、常规、常典,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今文经:这是汉代经学的划分,秦始皇焚书之后,很多经典已经遗失。那些传承有序、用汉代隶书写的、被列为学官系统的官方经书叫做今文经。

古文经:没有被纳入官方的存世的经书或民间传本、手抄本等。后来也被官方承认。

我正好生活在这个年代,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认识不统一,常规的社会法则也就不同。

禁锢十四年期间,我注释《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百余万言,著述60种之多。

后来大家对我的注典都非常认可,叫做郑学,两派的纷争渐渐的就少了,思想慢慢开始统一。

还有一点比较让人欣慰,大家对学者很是尊敬,即便是战争时期,仍然以礼相待,甚至我所经过之地与我的家乡都免于战火。

学习经典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穿越君

郑玄

你们了解的应该是科举,科举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个必然产物,我们这个年代,科举考试是朝廷选拔“公务员”的一种方式,汉武帝时就有记载。

这个时代的考试科目相当于你们现在大学里分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将来从事不同的行业。不过我们更专业,不像你们找个工作十个有八个不对口,学的也很少用上。

我们这个年代,经师大都一生专攻一门经,也就是白首穷经。这种执着的精神,朴拙的态度世称“朴学”。

太平盛世离不开知书达理,否则社会就乱了。

经学来源于儒学,经为法度、常规、常典,以经邦国,促进社会的进步。

皇帝都比较相信天命所归,真的有吗?

穿越君

郑玄

谶是秦汉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相当于神学预言。也是我们这个年代流行的产物,也叫做谶纬,有经有纬吗。她存在的意义在于让社会的发展更加接近于天道自然的规律,是对国家统治者思想的一个约束。

想一想,人的欲望太可怕了,如果没有了任何约束,你还不上天去啊。虽然有约束,皇帝还是后宫佳丽三千呢。

后来,这种谶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走进了一个误区,才有了你们所说的封建迷信。

在你们这个年代,为什么只有儒家得到了发扬光大?

穿越君

郑玄

一是因为儒家集各家之所长,我的注解都是各家经典的相互融合,与董仲舒的倡导有些相符;二是其他各家都太专业了。

当然,这都是我当时的考量,不过你们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各家都开始相互学习,不断完善了,其实,万法同宗,万物同源,只是没到时候。下面是我当时的考量。

道家太深奥,得真谛的人成了世外高人,次一点的成了道士。

法家太直白,要么成为刑罚专家,要么成为酷吏。

墨家太任性,要么嫉恶如仇成为社会批判的先驱,要么路见不平一声吼,成了快意恩仇的侠客。

阴阳家又太神秘了,精通的成了专家,次一点的成了江湖术士。

因此,孔子他老人家一直是教育的代言人,没有你们现代宗教的味道。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吧?

穿越君

郑玄

我读了一辈子的书,后来才知道,孔子晚年为什么教书立著。

一梦醒来,认识了郑玄之后,穿越君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求自己多读书。学识是读圣贤书积累来的,要成为智者,就必须坚持读下去!

热诚欢迎广大微友投稿,我们将在最显著的位置注明作者姓名、来源或作者的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tq/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