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段泊岚镇孙家后寨村是一个只有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虽然村庄不大,但却人杰地灵,在近多年间,出了两名秀才,其中一名秀才还是贡生。
以前,在农村能读书就很不错,考取功名者更是凤毛麟角,段泊岚镇后寨村能在近多年间出两名秀才,这在偏僻的即墨西北洼很罕见。
清朝末年,孙氏家族出了一名秀才,叫孙立章,孙秀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生在后寨村课徒授业,可谓桃李满天下。据说,孙氏一门当年到莱州府赶考的不止孙秀才一人,还有一个孙氏族人,这个人平常学习成绩也很优良,不在孙秀才之下,可惜临场发挥不佳,无缘功名,如果也考上的话,那将是“一门双秀才”。
后寨村李氏族谱记载,大致在清朝道光年间,李氏家族的李玉城考中秀才,不几年,被选为贡生。所谓贡生,就是官府选拔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是古代秀才的一种最高嘉奖和荣耀。不知为什么,这位李氏家族的秀才没有继续出去深造,而是选择了在家乡教书。
李秀才在教书之余,还精研中医,悬壶问诊,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为人口碑极好。据说,如果有两个人同时找李秀才看病,一个骑马的,一个步行的,李秀才会先给步行的人看病,因为骑马的家境优越,步行的必定家境清苦,这也体现出李秀才体恤关爱穷人,对于家庭确实苦难,看不起病的,李秀才都是分文不受。
李秀才行医足迹遍布即墨、莱西、平度等地,其医术之高,可见一斑。
平度有一富户,老人得了恶疾,这家儿女很孝顺,遍求四方名医,但都医治不好,儿女们为了给父亲治病不惜钱财,后来打听到后寨村的李秀才医术高明,雇了轿子延请李秀才去给家父看病。李秀才去到后,对症下药,妙手回春,几副药吃下去,老人的病逐渐好转,家人大喜过望,决定重谢李秀才,摆出了一大堆金银财宝,但是李秀才只照价收取成本费,多余的金钱分文不要,这家人不同意,执意答谢,李秀才见盛情难却,看到院子里有一盘石碾,说那就要一盘石碾吧。
这盘石碾前几年还在后寨村李氏后人家中,最近这两年不知去向。
据后寨村志记载,明永乐时(-),丁、宋、宁、藤四姓由云南迁至此处建立村寨。南门里住着姓滕的,北门里住着姓宁的,东门里住着姓丁的,西门里住着姓宋的。后寨村至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越钉(丁)越松(宋),越拧(宁)越疼(滕)。
后寨村以前风水绝佳,景色秀丽,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有风水先生打此路过,认为这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
据后寨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沿村庄东边,有一条自北而来的小溪流常年有水,哗啦哗啦的流淌声,是小溪流哼唱的美丽歌谣,歌声飘过田野,飘过村舍,飘进后寨人甜美的梦里。村中央有好几个很大的水湾,并且水湾与水湾相连,春夏之交,水湾碧波荡漾,鱼虾竟跃;水湾边杨柳依依,蓊蓊郁郁;浅水中水草摇曳,鹅鸭戏水。后寨村有一段顺口溜很有趣、也很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步两座庙,一拐三逢(座)桥,九步一眼井,三湾六条道。大致意思是说,那时庙多,桥多,水井多,水湾多,道路多。
近些年,后寨村依托紧靠段泊岚镇驻地的优势,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村内有多家私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
后寨村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每当夜幕降临,后寨村的大妈们就会聚在村委大院里唱歌跳舞,娱乐健身,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家有家风,村有村风。后寨村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这与村庄一直以来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继世、忠厚为人的风气有关。
相信,后寨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作者:高学强,70后,自由写作者,已在报刊发表文章若干,
擅长情感美文、诗歌,作品多次获奖。
“即墨乡土”希望您能加入进来,用文字展示家乡风采,记录人生感悟。欢迎交流。邮箱:gaox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