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戏说一个上海人和两个即墨人的恩怨情仇

在这个故事里面,两个即墨人是周如砥和黄嘉善,一个上海人,则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

先说周如砥。史书上说,周如砥自幼端庄,沉静寡言,步趋不失尺寸。就是说周如砥从小就是个稳重木讷守规矩的老实孩子,连走路的步幅尺寸都总是保持一致。长大之后,体貌丰隆,眉须清秀,目光炯炯。天性严毅而不改沉静端庄,一直到老也不与别人开玩笑。就是自己一个人独处,也好像眼前有神灵一般,并且习惯独处独居的生活,是个标准的宅男。

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周如砥自从17岁进县学开始,学习就不用老师督促,期中期末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就这样一直到万历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年考中进士,直接进翰林院选庶吉士,还是继续用功学习,并且每次翰林院举行的业务考试,依旧名列前茅。拿现在话来说,周如砥是标准的书斋型、学院派人才。于是到了万历十九年,周如砥留院任教、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万历二十九年,直接当了国子监司业,也就是国立大学副校长。到了万历三十九年(年),升任升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国立大学一把手儿。并且连续干了两年。要知道明朝的国子监祭酒,还是个为以后在政坛走得更远,镀金长资历的位置,一般就是一届干一年。而周如砥却干了两届。

也正是因为周如砥属于天生的学院派而治学勤谨,所以他为大明帝国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人才。正所谓如砥文章名天下,天下名士多出其门。

周如砥墓墓志铭

而黄嘉善与周如砥一样,也是从小本分读书勤奋好学,同样每次考试都是优秀。不同的是,似乎黄嘉善的天赋更高一些。我想这也许与家庭出身有关。黄嘉善出生时候,黄家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了。不像周如砥自幼丧父丧母,虽有叔叔婶子照顾,总没有人家黄同学条件好,营养跟得上。

从小天赋高,家庭条件好,阅历自然丰富成长自然顺利。仕途之路,当然就不会像周如砥那样纯走学院派了。黄嘉善仅比周如砥大一岁,中进士却是比周如砥整整早了十二年,万历五年就中了进士。按科举制度正常举行时间算,子、卯、午、酉年开科会试,十二年就是差了整整三届。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黄嘉善同学都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当公务员了,周同学还在高三复读。

黄嘉善同学当了公务员之后,初授叶县令,很快转升南直隶苏州府同知,后来升大同知府、宁夏巡抚、三边(陕西、宁夏、甘肃)总督等职,累至兵部尚书、柱国少保、赠太保,官极一品。也就是从县委书记,一直感到了省部级,并享受副国级待遇。

但黄嘉善与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梁子,却是在黄嘉善当苏州府同知时候就结下了。

董其昌是松江府华亭县人,而松江府华亭县就是现在的上海闵行区马桥。董老师是个标准的上海小开,性情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也就是说是个温文尔雅非常善于泡制心灵鸡汤写小品文的文艺青年。董老师与周如砥一样,也是万历十七年(年)中的中进士,并与周如砥一同供职于翰林院。大学同学兼单位同事,又有同样的爱好文学,周如砥和董其昌成为好友,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董其昌画像

而董其昌毕竟是文艺青年,比周如砥活泛得多,不似周如砥那样只顾埋头读书做学问写文章,给学生们批改论文。董其昌后来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为省厅级的河南参政、省部级的南京礼部尚书。但董老师似乎从来不拿当官儿当回事儿,倒是喜欢到处题字画画,总想着进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忽悠那些附庸风雅的官僚豪绅和腰缠万贯的土豪暴发户儿。后来,董老师果然成了集创作、收藏、鉴定、经营为一体的大艺术商。拿到现在来说,董老师也是个“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的范大师级人物。

话说有一天,董老师又创作了几幅得意之作,邀请同事兼好友周如砥来评赏。把周如砥让进他的工作室,然后就出去安排人,去超市割肉买酒什么的。周如砥在董其昌工作室百无聊赖,突然发现一块砚下有几张信笺纸。按周同学的性格,原本非礼勿视,不会去看的。可这次偏偏以为那是董其昌新创作的诗稿,于是就抽出来看了。

没想到周如砥一看之下,大惊失色。而恰好这个时候,董其昌回来了,于是周如砥咕咚一下,跪倒在地……

不就看了点儿不该看的东西,至于吗?董其昌也这样问周如砥:老周老周你这干什么阿拉担待不起有啥子事体你说好了阿拉也不是太不好说话的啦……

周如砥这才说:刚才冒昧看了老兄的弹劾奏折草稿,老董你是要弹劾宁夏巡抚嘉善庸碌无为不干事儿?要知道正是因为人家黄巡抚把宁夏治理得好,所以才不折腾,并不是人家庸碌无畏啊。可你老兄正得皇上宠信,大手笔这么一写,黄巡抚肯定要倒霉啊!

董其昌恨恨地道:我就是要他黄某人好看!这个黄嘉善中,终于落到我手里了……

在周如砥谨慎的询问之下,董其昌这才道出黄嘉善和他结怨的来龙去脉。

黄嘉善画像

原来黄嘉善当苏州府同知时候,曾经主持过一次苏州秀才们的科举考试。考完阅卷,黄嘉善看到一份考卷文章写得不错,但字却是写得怪异丑陋,简直与花钱买来的书协主席写的还要差劲,感到很不可思议,就特意召见这位考生。

你绝对不会想到,这位考生就是董其昌。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大书法家董其昌,那时候的确字写的很差劲上不了台面。恰好那天,扎小辫儿留山胡须的文艺小青年董其昌又是内衣外穿、满身刺青的前卫打扮,就惹得黄嘉善老师更加腻歪。再加上这小屁孩儿一派玩世不恭自命清高的做派,终于把足堪当他爷爷的黄嘉善惹烦躁了。黄老师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以后当了国家公务员,早晚也是国家蠹虫,于是就直接把董其昌的卷子甩了出去。

唧唧歪歪的江南四大才子

——实际上并不是黄嘉善吹毛求疵,黄嘉善没有冤枉董其昌的字。董其昌第二年参加会考,本来完全可以凭借文采拿个第一名,就是因为字写得臭,考官就把字写得较好些的董其昌堂侄董源调到第一,把董其昌改为第二。也就是通过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董其昌,董其昌从此才开始钻研书法,终成一代大家的。

但当时被黄嘉善摔了卷子,董其昌觉得严重伤自尊。第二年中了举人第三年联捷中进士点翰林之后,一直想找机会报复黄嘉善。等过了几年攥够了资历也开始受到皇帝宠信了,就把积攥多年的仇恨,全部化作一篇词锋锐利的奏折。下定决心要把黄嘉善搞下去。

周如砥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再次给董其昌跪倒:跟你说实话吧老董,我儿子周燝娶的就是黄嘉善的女儿,黄嘉善跟我是儿女亲家。冤家宜解不宜结,都这么多年了老董你还是消消气,放我亲家一马吧。俺亲家当年给你甩卷子是不对,可你不是后来也受激励成了大书法家了吗?

董其昌书法

周如砥一番死缠烂打求告哭诉,董其昌终于把参奏黄嘉善的奏折草稿撕了。并且一边撕一边哭:当年的怨气,这辈子是没法儿出了。老周啊老周,我不是看你的面子,我跟黄嘉善绝对不算完啊……

尽管如此,黄嘉善当年在苏州做考官时候的眼光没有错。万历四十三年,董其昌辞掉国家高级公务员回家专心当大艺术商,他的两个人儿子仗着老爹的势,开始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年春,忍无可忍的上海老百姓冲到董府,一把火把董府烧个干干净净,董其昌吓得半年不敢回家。

但董其昌和即墨周家黄家的恩怨并没有完。即墨黄家的四世一品坊,就是董其昌老师写的。明朝末年,董其昌老师还给黄嘉善的孙子题写了一首赞诗。而黄嘉善的孙子,就是即墨历史上一个非常牛的人物:黄培……

姜泽华:别号三逸狂客。山东即墨市人。作家。驴友。









































北京治疗白癜风口碑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yw/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