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雪舟远行即墨画家江敦瑞

雪舟,本名江敦瑞,去世已经三年,总想为他写点什么,可是又不知从何入手。近几日,参加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高级写生研讨班”,住在风景如画的崂山九水,触景生情,忽然想起了二十四年前与敦瑞先生一道赴九水写生的情景。

年5月1日至10日,即墨文化馆举办的基层美术干部写生班,由当时的文化馆美术组组长、画家王启民先生带队前往北九水。就是在这一次的写生班活动期间,我认识了即墨美术界一批骨干崔吉新、王思河、刘宗义、左光华、辛绍民、衣服珂和江敦瑞等二十余人,其时条件艰苦,我们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崎岖不平的山路,没法骑车,一行人只有推车前行。虽然艰苦,但是热情高涨,笑声不断。邵庚泉先生参加了前三天在九水的写生活动,然后自己返回了即墨,好像是单位有事,约他马上回师范学校。在九水写生这三天期间,我天天跟在邵庚泉先生身后,看先生写生和创作。邵庚泉先生是小写意花鸟的大家,主要贡献是花鸟画创作,但是我更喜欢先生笔下秀美、清婉又不失壮美的山水画,刚柔相济,色彩典雅,反映出庚泉先生的素养和学识。我后来没能跟庚泉先生继续学习花鸟画的创作和研究,而改习中国山水画创作,也与这次崂山写生有关。

自始至终,我与江敦瑞同居一室,这也为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提供了便利。我当时年方十八岁,初生牛犊,面对秀美的奇山大峡写生创作,感觉无从下手,敦瑞先生便教我如何取舍,如何构图,坦诚而热情。通过交流,了解到他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后来在与先生的交往中,通过个人关系,我为敦瑞先生销售了许多画作聊补生活之用。先生于年绘制了一幅山水《桃花源记》送我,至今张挂于家内正厅中央,与庚泉先生的牡丹,沄大先生的书法并排在一起,时时凝注,端详,睹物思人之情油然而生。

敦瑞先生生于公元年农历正月十八日。其祖父一代,家境殷实,当时的盟旺山大部分是江家田产,生活富足。解放以后,这些田产大多被划归公有,先生只有居住于三间破旧的老房之中,他在这里一直住到年左右才得乔迁新居。之后先生精神为之一振,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惜天不假年,敦瑞先生过早弃世,离开了这个让他百感交集的世界。

据赵宝云先生介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敦瑞与张伏山先生相识,当时伏山先生的境遇也不乐观,属于被管制人员,但伏山先生高兴地接纳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敦瑞先生在绘画方面极具天赋,在伏山先生众多的学生之中,他是全面准确理解伏山先生学术理念的一位。

敦瑞先生遵从伏山先生的建议,从石涛画法入手。我们知道,近代人宗法石涛者众多,近代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也是自师从石涛、龚贤入手,渐变成自家山水风貌。石涛是明末清初四僧之一,与当时占主流画派的“四王”形成鲜明的对比,四王以师法古人为主,长此以往走向僵化和媚俗,其流毒危害深远。而“四僧”则相反,以张扬师法大自然为主,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这种画风理念在明末清初沉闷的美术界好似吹进了一股清新的春风,为众多艺术家注入了新的理念,直至今日仍然影响现代美术界。石涛(公元乣年),原姓朱,名若极,又叫原济,其字号众多,他是明清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明亡后,遁入空门,立志求道,与其师兄喝涛遍游大江南北,石涛与梅清交好,被梅清比做东晋的顾恺之和北宋李公麟。石涛主要以黄山为创作对象,客观上起到了为黄山作传和宣传的作用,黄山被现代人称“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高的评价,与石涛的大力宣传和张扬是离不开的。

敦瑞先生遵从乃师建议,从石涛山水临习入手,涉及如弘仁、髡残、梅清等诸家之法,深研与四僧同时代的程正揆、蓝瑛、萧云从和金陵八家的龚贤。我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拜访他时,见到他正大量临摹董其昌、蓝瑛等人的作品,可见先生在师法古人方面付出的努力。此外,敦瑞先生秉承张伏山先生的绘画理论和实践经验,陆续与人结伴出行,游历、走访了许多名山大川,开阔了艺术视野,丰富了创作理论,作品为之一变。如果不是天公不佑的话,敦瑞先生将迎来一个变法图治的时期。雪,成了雪舟一生中永远钟情的圣物。正如李方永先生言:“天不佑即墨艺坛,巨星相继陨落,甚惜也。”

敦瑞先生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他的人品受到广泛认同和尊敬。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的作品将日渐珍贵,显出不可替代的特质来。

.11.16,于博物馆百花苑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yw/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