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垍撰写序文的《户部公纪年》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黄垍,字子厚,号澂庵,宗庠第四子,康熙癸卯举人。恬淡不慕荣利,坐卧图书中以自娱。书法出自晋唐,诗、古文、词,雄深雅健,下逮宋元词曲,无弗赡也。主骚坛数十年,为同邑诗人之冠,著有《白鹤峪集》及《书法辑略》数十卷。”
随着对即墨书画家研究地逐渐深入,诸多对书画理论研究做出贡献的先贤被发现。这中间,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理论家黄垍就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黄垍在书法实践、书法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已经载入地方志,黄垍创作的书法作品和理论研究文章,丰富了即墨文化的内涵。
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书画鉴赏录》中载有《黄宗庠临〈千字文〉之研究》、《即墨历史上书法理论研究的辑录》两篇文章,文章中也对黄垍做过考证。黄垍的主要贡献,是对书画理论的丰富。
黄垍出身名门,其祖父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黄嘉善,父亲是黄嘉善的三子黄宗庠,黄宗庠是公元年进士,可谓诗书继世。
近年研究发现黄垍书法两幅,一幅现存蓝信宁处,原件为黄垍用朱砂书写手札数行之小品,另一件是源于乾隆年出版地《户部公纪年》(黄贞麟年谱),在《户部公纪年》前边有其序文,并钤盖印章两枚,此篇书法前后不全,但刻工技艺精湛,多少能体现出该书法的源流和风貌。毕竟黄垍生活的年代,已经距今三百多年,今天的人们能见到这种形式保存下来的书法,也属十分难得了,因而愈见珍贵。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黄垍著有《书法辑略》数十卷,但经多方查证,仍无从见到原书。
苏东坡曾经说过:“作字之法,识浅,学不足,终不能妙。”黄垍这位生活于距今三百多年前的即墨诗人、书画家、理论家,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今天,从事书画工作的同志们也应当像他一样,加强理论研究、自身修养和艺术实践,在“识”与“学”上下大功夫,那么,假以时日,书法家书法的品位,书法所能达到的艺术水平将不可同日而语。
黄垍书法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