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如何呢?
抗战之前,从年到年24年间,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升降平缓、浮动不算大。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银圆(元)。据杨东平在《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新星出版社,年版)中所言,在那时的北京,1块银元折合铜元大枚,而1斤好猪肉仅要30大枚铜元,1元钱可以买约7—8斤好猪肉,现在每斤好猪肉一般是人民币15元,也即当时的1元现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元。
此外,在北京,1块银元可以买45斤大米,或两丈(6.6米)“蓝士林”布,或30斤食用油,或30多斤白糖,或多斤食盐,还可以请一顿“涮羊肉”;或请两客的西菜套餐。要逛公园,1块钱可以买20张门票;要看演出(戏剧或电影)1块钱可以买2—3张入场券。至于精神食粮,1块银元可以订阅整月的报纸。当时4口之家,每月12元(约今人民币元,下面均为人民币)的伙食费,足可以维持小康水平。
当时北京的房价低廉。年,鲁迅和周作人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二手房。它原来是罗姓的、一处坐北朝南的大宅院,院子分为前、中、后三进,外加一个西跨院,有30多个房间。前院十分开阔,有一排三间一套的前罩南房9间;中院是整个宅院的主体,有高大的正房三间和东、西各三间厢房;后院有一排后罩房9间;西跨院的房子为储藏室和佣人居室。这套院落的空地也较多。蔡元培参观过,他感叹地对鲁迅说,院子真大,简直可以开运动会。可这套大房子只花了鲁迅元(约今40万元)。
年兄弟决裂后,鲁迅花了不到0元(约今11万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它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南房三间是会客室兼藏书室;院内东西各一间厢房;北屋三间,北面接出去一小间8平方米的平顶屋子,是被鲁迅称之为“老虎尾巴”的卧室兼书房。
当时北京的房租也不贵。年8月,兄弟失和,鲁迅搬出八道湾,在砖塔胡同租住了三间房,月租8元(约今元),每间房租不到元。年北平小学教员每户住房平均4间,房租平均6元(约今元),每间房租不到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据年北京各省会馆财产管理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当时会馆房屋每间月租通常是十几斤米(约今40元),比较高的云南、陕西两省会馆的月租21斤米(约今53元),这个租金大致就是当时北京的房租价格。
当时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是:一般公私中学老师月薪约一百几十元(约今人民币1.5万元),高初中都能教的教员,尤其是国语(语文)、英语、数学教员,月薪则在元(约今2.2万元)以上。小学教师月薪约为30—70元(约今3—元),小学校长约是元(约今1.1万元)。和底层百姓相比,中小学教员的月薪不算低。当时保姆月薪约3—6元(约今—元);厨师8—12元(约今—元);黄包车车夫16—20元(约今—2元)。和公务员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也不低,当时公务员,一等科员月薪为元(约今1.1万元)。当时,毛泽东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一月工资是8个大洋。
当时的北平小学教员,如果要买鲁迅那套约平方米的西三条四合院,2年工资就够了。
外省中小学教员的工资和北京相比,参差不齐:有的和北京差不多,甚至更高一些,比如福建、海南;有的在民国初期比北京高,后来有波动,比如山东;有的比北京略低一些,比如河北、河南、云南。
福建、海南中小学教员的工资和北京差不多,甚至更高一些。在福建泉州,抗战之前,泉州下属各县各类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比较稳定。在晋江县,省立中学教师月薪在25—元(约今元—1万元)之间;公立小学教师月薪,初小教师在6—12元(约今—元)之间,高小教师在12—18元(约今—元)之间;校长月薪略高。私立学校参照公立学校的标准,有的学校略高。由教会创办的私立培元中学,年,校长月薪元(约今1万元),大学毕业的教师60—70元(约今0—元),中学毕业的教师50元(约今5元)。海南琼山县,抗战前,中小学教师的月俸最高的有多元(约今2.2万元),最低的也有20元(约今2元)。
在山东曲阜,中小学教员的工资在民国初期比北京还高,后来有波动,甚至逐渐降低。民国初年,曲阜中学教师年薪约两银子(约今人民币12万元),城内小学教师年薪约两银子(约今6万元),乡村初小教师工资略低。年,小学助、正教员及校长月薪分别为4元(约今元)、6元(约今元)、8元(约今元)。年,明德中学教员月薪6—45元(约今—元)不等。年,区立小学教员月薪约京钱10千文(约今0元)。年,初小教员月薪只有2.5—6元(约今—元),全省最低。年,小学高级教员月薪10元(约今0元),初级教员4.5元(约今元)。在即墨县,年,小学初级教师月薪15元(约今元),高级教师18元(约今元),年,小学教师月薪降为小麦30—80公斤(约今—元)。
河北、河南、云南中小学教员的工资比北京的略低。在河北石家庄,年,初小教员月薪12—15元(约今—元),高小教师月薪约23—26元(约今—元),小学校长月薪40元(约今0元)。在河南偃师县,年以前,县立高级小学教师月薪一般是银元18元(约今元)左右,中学教师月薪约为30—40块银元(约今3—0元)。
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因为战争,军费开支大,经济被破坏,物价飞涨,国币大幅贬值,教师工资大幅度缩水,有时候一篮子纸币还买不到一个茄子。有的地方,改为发放实物,如大米、稻谷、小麦之类的粮食,或者美元、银元,但也比以前少了很多,就是这点微薄的工资还被当局以各种借口拖欠,甚至按五六折发放,中小学教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之,抗战之前,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和公务员大体相同,收入属于中上水平,而且当时物价低廉,尤其是房价低廉,钱比较好用,所以当时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比较宽裕,甚至可以说日子过得比较体面和滋润,而在抗战开始之后,中小学教师的工薪生活是越来越差。
白癜风如何治愈北京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