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即墨简介
即墨地点
即墨市场
即墨要闻
即墨发展
即墨天气
即墨旅游
即墨信息

即墨文史解放即墨,回忆即墨

按:历史警示后人,英烈应当铭记。回溯过往,承前启后,开拓未来是我们每个人的不辞之责。在即墨解放68周年之际,根据中共即墨地方史资料和部分当事人回忆资料,现将即墨四次解放作一系统解述,以飨读者。

年5月26日,随着国民党反动派从即墨城的败退,即墨,这座千年古城结束了它劫难沧桑、疮痍叠叠的历史。回目饱受战乱蹂躏的即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先后四次获得解放。

第一次解放

年1月10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青岛;1月17日,日军一个中队侵入即墨城,随后日军十七大队占领即墨,开始了对即墨的全面统治。

国难当头,即墨人民不甘屈辱,奋起抗争。县内先后组建起了20余支抗日武装。有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七大队,袁超任大队长兼政委;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47支队,赵世恪任支队少将副司令;国民党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李兆岐任支队长;还有韩炳宸部,孙殿斌、隋永谞部,纪淑和部等。

年5月,有情报透露,即墨县城的大部分日军调往西部,参与胶、高、即一带的麦收战斗,只有少数日伪军留守即墨城。各部抗日武装以民族大义为重,冰释前嫌,紧急磋商,决定趁机收复即墨城,保卫群众麦收顺利进行。5月21日夜,赵世恪率6个大队趁着夜幕包围了县城,同时安排两个大队将青岛通往即墨所有桥梁炸毁,并分别埋伏于青即必经之路,备打来援之敌。袁超的七大队一部60余人趁夜色急行军抵近县城,埋伏于西关的麦地里,负责牵制打援。晚9时许战斗打响,经几个回合的激烈交火,战斗呈胶着状态。22日黎明时分,赵世恪部的爆破队从城墙东南角炸开缺口,迅速攻入城内,李兆岐的四支队和韩炳宸的游击队从侧面攻城;日军一个中队的援兵分乘三辆卡车从城西方向疾驰而来,被袁超的十二中队阻击在田间小路,随着城内密集的枪炮声,不明虚实的日军丢下6具尸体西返而逃。城内日伪军终因孤立无援,弃城逃逸。

这是青岛地区沦陷后,即墨县城首次收复,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5月26日《文汇报》刊登了路透社青岛25日电:“距青岛北25里之即墨城,闻已于星期日为中国游击队所占据……”

第二次解放

年8月15日,悍然践踏中国领土的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胶东地区尤其是青岛的日伪军拒不投降。为了扩大战果,获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胶东军区八路军按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向敌伪展开了猛烈的反攻。

△朱德总司令签发的命令

攻占即墨城的任务由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和中海军分区独立团担任,中海军分区司令员聂凤智任总指挥。中共即墨县委成立了由县长袁明三任总指挥的支前、破城、破路三个指挥部,发动群众组成了运输队、担架队、伙食队,全力以赴保障攻城战斗。其时,即墨城守敌,一部分是日军,一部分是由国民党即墨县长褚华林兼任旅长的山东保安第三十四旅,余人。他们依仗其精良的武器和坚固的城池,抱有幻想,负隅顽抗,拒不投降。

8月26日晚8时许,攻城战斗打响。我军突破护城壕沟防线,一部炸开城东门,抢占制高点;一部从东北角攻上城墙,与敌展开白刃格斗;另一部攻占西门,与敌展开近战,形成合围之态势。城内敌人东跑西撞,溃不成军,仓皇中从城墙西南角一狭小破口处蜂拥而出,涉河南逃。因值雨季,河水陡涨,溺死护城河者众多,余者束手就擒。整个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全歼即墨城守敌———山东保安第三十四旅。此役共消灭日伪军余人,缴获颇丰。即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次解放

年6月,蒋介石在完成了各项战争准备后彻底撕下和平面具,发动了全面内战。山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给进犯胶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以歼灭性的打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部队及警备四旅八团担任攻打即墨县城的任务。

其时的即墨城驻有国民党暂编十二师二团,山东保安第十五团及即莱海保安队,总计余人。敌人在城墙地下挖了坑道、城四角修了碉堡,四周挖了壕沟,并在瓮城内修筑了暗堡,防守严密,易守难攻。6月13日黄昏攻城战斗打响,南海军分区司令员贾若瑜、政委廖海光率南海独立团和警备四旅八团,从城东关、南关和北关三面同时发起佯攻,担任主攻任务的南海第一团从西关突发猛攻,二营五连爆破小组迅速炸开西城门,敌人集中火力抵抗,突击分队向城内几次突破未成,为减少伤亡,我军暂撤出城外,屯兵城下。14日胶东军区急调五师十三、十五两个团加强攻城力量,同时调整攻城方案。一部首先爆破南城门外门,后续部队随即突进城内,但遭敌暗堡阻击,双方伤亡较大,我军再次撤出战斗。

△攻进城内的我军战士正在实施爆破作业

16日凌晨,我军重新调整部署兵力,继续攻城。此时,城内守敌孤立无援,粮弹紧缺,至下午两时许,在飞机掩护下,弃城逃跑,在城南被我埋伏打援部队一举歼灭。

6月19日,《渤海日报》刊发号外———“胶东我军收复即墨”。敌人不甘心失败,国民党五十四军纠集青岛外围的反动武装由城阳分左右两路向北进犯即墨。7月2日,我胶东军区部队主动撤离即墨城。

第四次解放

即墨的第四次解放,也就是著名的“青即战役”之首战。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其主力已大部被歼。山东境内只有青岛、即墨及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

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发起青即战役,毛主席亲自起草了“青即战役电文”。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第三十二军、胶东军区在中央军委和华东野战军的指挥下,在青岛、即墨一带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由许世友任总指挥。战役坚持“逐步压缩、迫敌早撤,于敌撤退之际,寻机歼其一部或大部和迫敌撤退,保全城市”的作战方针,采取兵分三路,逐步压制,分割包围的办法由北向南推进。

5月3日,我三路大军云集青即前线的即墨境内。灵山之战打响。警备四旅一部,沿灵山东北侧迅速迂回到灵山南侧,对国民党军队形成南北夹击。国民党守军在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和强大炮火的压力下,慑于被歼,弃山南逃。我军乘胜追击,在林格庄,与敌援军国民党第三十二军七0四团和绥靖区一部相遇,双方激战一小时,国民党军队大部被歼灭,当天收复灵山据点。

△我炮兵向阵地抵进

上疃是灵山至即墨城一线的要冲,青即外围的战略要地,是国民党军队外围防御的中心。5月4日,我军向上疃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国民党主力部队三十二军纠集外围兵力,分几路向我军阵地骚扰;另有一个营的兵力,从盟旺山出发,企图支援上疃国民党守军,被我警备四旅截击在演泉村附近歼灭。次日拂晓,敌军又组织了四个团的兵力,从即墨城东南方向,分两路向解放军反扑,企图营救上疃的国民党守军,又遭到解放军东路大军奋勇狙击,两路国民党援军被击溃。上疃守敌依仗坚固的防御工事、火力配置和明碉暗堡负隅顽抗。我部暂时撤出战斗,进行休整。

5月11日,再攻上疃战斗打响。我九十五师二八四团主攻,九十四师打援。战斗又持续了8天,上疃守敌见增援无望,于19日仓皇南逃。在我军强大的军事和政治攻势下,驻即墨城北营上据点之国民党军十一绥区独立旅二团大部及三团的一个营,于25日夜12时向解放军投诚。至5月26日,即墨东至海边、西至胶济铁路长达百余华里的大片土地获得解放。驻守即墨城的敌人,在时时迫近的枪炮声中,孤立无援,落魄丧胆,弃城南逃。当日下午3时,我南海军分区司令部进驻即墨城。27日,即墨县人民政府入城,有序接管行政。

△突破敌人防线之后,我人民解放军经营上村向即墨城推进

即墨城的收复为解放青岛扫清了障碍。主力部队如疾风卷席,一路南压,青即战役不日告捷。

沧海桑田,斗星转移,推开历史的门窗,凭栏远望,即墨城的四次解放,都是血与火的交融;展开每一段历史,都是一幅幅血肉丰满的画卷,那一个个动人心魄的画面、那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令人慷慨激昂、可歌可泣!

来源:中国即墨网、新即墨

即墨新闻交通广播

↓↓↓点击原文收看↓↓↓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yw/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