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合家团聚围在一起共吃年夜饭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形成了不少风俗,春节期间在吃的方面有啥传统?有啥需要注意的?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那些即墨老祖宗传下来那些年夜饭风俗吧~
春节期间,不动“大火”
春节期间不动大火的风俗在很多地方都有,即墨不少地方也是如此。小年以后百姓都开始忙年,为春节准备食物,由于不能动大火,所以吃的都得准备好。
吃的东西有很多:蒸馒头、做卡花、炸面花、做熏鱼、八宝饭、灌香肠、冻豆腐……馒头需要放上红枣,为了有个好彩头,一般会给孩子们也做一个“生肖馒头”,属啥就给做一个什么样的馒头。
过年过节亲戚自然要多串门,一般中午都得留下吃饭,但是不能动大火,按理说案板、擀面杖、切刀也得封起来,但是为了招待客人,可以稍微动动小火,炒个菜、热个馒头,这样的话也不会显得怠慢了客人。
午夜一到,饺子开吃
过年自然少不了饺子,在即墨,海鲜水饺,鲅鱼、鱿鱼、蛤蜊肉水饺都十分有特色。
此外,过年包饺子还讲究个“不能剩”,如果饺子皮剩下了,就包点糖饺子,或者包个硬币进去,谁吃到了谁就有好彩头,如果饺子馅剩下了,就做点菜丸子或者肉丸子。
除了吃什么饺子,怎么吃也是大有讲究。吃饺子的时间,青岛有两种风俗,。
一种就是年三十晚上7点多吃晚饭,然后大年初一凌晨两三点开始吃饺子,吃完饺子大约就四五点了,这样就直接出去拜年了。吃完饺子、放完鞭炮,就要开始拜年了。尽管仍旧是午夜,不过各家各户都穿戴整齐,老的都在家等待年少的过来“磕头请安”。
在即墨等地的不少农村还在延续着这一风俗,不过这个对市区来说已经不现实了。
鲅鱼鳞少,难做供品
鲅鱼不能当成供品,就只能做别的使用,除了吃,就是包鲅鱼水饺,鲅鱼水饺也就成为即墨人的一道美食。
春节的食物,除了自己吃的,还需要挑出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也最有特色的产品来上贡。在不少即墨人心中,鲅鱼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可惜的是,鲅鱼不能作为供品上桌。
传统风俗,作为供品的鱼必须是一整条,而且必须得有鱼鳞。实际上,即墨人爱吃的鲅鱼、刀鱼鱼鳞几乎都很少,所以都无法成为供品,只有像是白鳞、黄花鱼才能成为供品。
筷子使用,禁忌多
尤其是在过年期间吃饭,即墨人格外讲究筷子的使用。
那都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首先筷子绝对不能插在饭里面,传统来说,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就是给死人上香,是大禁忌。
其次就是吃饭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敲击盘碗,也不能将碗反扣过来,因为过去只有乞丐要饭时才会用筷子击打盆碗,发出声音是要行人注意到并施舍他们。
此外,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子上、把筷子放在嘴里来回嘬、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停扒拉,寻找自己喜欢吃的菜、筷子拿反了等等都是饭桌禁忌。
小编说了这么多,你们可要记好了哦~
即墨新闻交通广播
节目收听:
可通过《蜻蜓FM手机客户端》,搜索“即墨新闻交通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收听节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