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横“上网节”的由来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因秦末汉初田横及五百义士而命名,是青岛东部沿海一个沉淀着多年历史文化的海洋民俗文化旅游胜地。生活在田横的渔民祖祖辈辈以渔为生,由于生产作业能力有限,海难事件时有发生,渔民们便将对平安和丰收的希望寄托于对海神的虔诚祈拜。起初,祭海活动形式简单,没有固定日期,多是各家各户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定当地人传说中东海龙王或妈祖娘娘的生日,或选个黄道吉日将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俗称“上网”。
根植于民间的祈福渔文化
多少年来,当地渔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是大海养育了他们,他们对大海充满眷恋与感恩。虽然现在以打渔为生的越来越少,但更多的渔民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勤劳追求,他们“洗脚上岸”,开始从事海水养殖、海珍品育苗、海产品加工……祭海,对渔民们来说,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欢庆,也是一种祈盼。。。。
走在周戈庄祭海广场上,满满的福气铺面而来,人海相谐大牌坊、变幻灵动的百福石、福渔东海墙画、妈祖保佑文化墙、大气磅礴的祭海照壁……凝聚着新时代渔民们的祈福文化诉求。“新建的祈福广场上举办新一年的祭海节,欣赏着五百年传统民俗,伴着海边美景,就着咸鲜的海风,品一品田横茗茶,尝一尝田横原味海鲜
原汁原味祭海仪式连办三场
阳春三月,年中国?田横祭海节先后在黄龙庄和周戈庄、山东头三个沿海小渔村举行,3月15-16日,17日到19日,4月2日-3日三个时间段,游客随意选,当然作为主会场的周戈庄村祭海仪式最为精彩。
其实,节前几天同样令人兴奋,可以在周戈庄找一家民宿住下,细细品味老渔村浓浓的节日氛围,热闹甚于春节。渔民们忙着备鸡、鱼、猪等三牲、蒸面塑、写太平文疏、列船、整修龙王庙,一派欢天喜地。节前的海面上,一艘艘渔船贴满了大红对联,“福达三江、财通四海”“风调雨顺、满载而归”“力合鱼满仓、心齐风浪平”“海不扬波、水上太平”……无不诉说着渔民们对出海人儿的无限祝福,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祭海首要的是蒸面塑。提前四五天,渔家媳妇们便忙碌着走东家、跑西家商议新的面塑式样,面塑大小不一,造型各异,“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百花齐放、海底世界”等造型栩栩如生。盘龙面塑,俗称神虫、升虫(取神升之意),其有头眼身尾,选型生动,五彩涂绘,神采奕奕。如今,媳妇们都忙活着打工赚钱,专门的馒头店承担起了蒸面塑的重任。
再是选三牲:猪、鸡、鱼。猪以黑毛公猪为佳,越大越好,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上的一撮黑毛,代表是带毛的全猪,并用红绸布打结成大红花披挂在猪头和猪脖子上。猪杀后,将皮下充气,然后绑在一张四腿红漆矮木桌上,呈昂首站立的姿势,后背上披上网状油脂膜,象征着一网下去捞上个如公猪大小的鱼。鸡要选个头大的红公鸡,鱼要用大个儿的鲜鲈鱼。
整饰龙王庙。祭海前几天,由各船长推举专门人员,将龙王庙四周清洁整饰一新,挂上大红灯笼,各家各户在影壁上贴满红彤彤的对联。龙王庙前的海滩上要由老艺人扎起松柏门,挂满彩灯,松门上悬挂匾额,两边是二龙戏珠和鱼跃龙门等图案的竖阁,配有大红对联,显得壮观气派;海滩边还要临时搭起戏台。
列船。祭祀前一天,渔民要把渔船上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贴上大红对联:“多福多财多光彩,好年好景好丰收”、“风调雨顺、满载而归”、“力合鱼满舱,心齐风浪平”。船上主桅杆贴上“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干“二将军威风凛凛,后桅杆“三将军顺风相送”,船头贴“船头无浪行千里”,船尾“船后生风万里行”。渔船要统一停泊到村前海湾,“一”字排列,船尾朝岸,船头朝向大海,抛锚定位。
田横祭海精彩演绎“旅游+
今年的田横祭海节除了传统的祭海仪式和文艺演出、“宝湖马术小镇”杯摄影大赛、“祭海?往事”精彩回顾等文化项目,还有“醉美田乡?鲜美田横—北纬36°的海鲜盛宴”旅游产品展销会、民间小吃街,使得祭海节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更是融入“互联网+”“旅游+”等时代新元素。通过线上开设治白癜风多少钱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