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肉质果市场
肉质果种类
肉质果功效
肉质果做法
肉质果成分
肉质果吃法

路边树上叮咣响的果子,南方人说特别好吃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路边树上叮咣响的果子,南方人说特别好吃!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水果的季节,或者说又到了北方小孩看南方小孩吃各种没见过的新奇水果的时候。最近又在网上刷到这么种水果,当地人叫它“叮当果”。

南方ip网友都留言说好好吃,关键是路边树上就能摘到!我马上问南方朋友这是啥,帮我介绍介绍,他说这是蒲桃(Syzygiumjambos),真的想给你们北方人安利很久了!

此“蒲桃”非彼“蒲桃”

“蒲桃”之名,历史悠久。荀悦曾作《汉纪》记述西汉历史,其记载西域罽宾国“种五谷稻,多蒲桃竹漆”。《博物志》则有记载“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可见“蒲桃”之称谓古而有之,最早可追溯至西汉。

然而,回顾前文,你会发现一个疑点:蒲桃不是一种热带水果吗,怎么会由张骞从西域引进?《本草纲目》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人酺饮之,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原来,此“蒲桃”非彼蒲桃。早期的“蒲桃”实际上是葡萄的小名。

那么真正的蒲桃究竟是什么时间出现在古人面前的呢?南宋梁克家编撰有《三山志》,其言“夏实,中虚,味香甘而脆,核如枇杷子。”其所言性状,非蒲桃莫属。这可能是国内最早的一条关于蒲桃的记录了。

蒲桃的老家在我国华南地区及邻近国家的深山里,他们以鸟兽为伴,当然也只有鸟兽能够有幸品尝其香甜的果实。或许某一天,游历山水的文人墨客来到了这里,惊诧于其独特的风味,而将它们带到了人类的世界。

山中的蒲桃是鸟兽的佳肴,可能也是人们喜爱的野果

在被葡萄占据大名的时段,蒲桃以香甜脆爽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征服人们,逐渐扩大自己的领地,由深山走向寻常百姓家。在这段时间,人们常以“香果”、“菩提果”等称呼它。

终于,时间来到了明末清初,在《广东新语》中,蒲桃第一次被称作“蒲桃”。“蒲桃,树高二三丈,其叶如桂……。”明清两朝,南方各地方志时常出现蒲桃的身影,尤其是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的文献资料屡有反应其出产,可见蒲桃在明清时已然成为南方沿海地区的人们喜爱的水果。

不是张骞严选,是本土小水果

以后路边看到这花,等着它结果!

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常绿乔木,其主干短,多分枝。长圆至披针型的叶片密集着生,质地如革,油润地发光,手感也相当不错,两面的透明腺点在揉搓时会释放香气。其喜湿喜热,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边及河谷湿地,所以人们也常称它为“水蒲桃”。如今,我国华南地区的野外仍有蒲桃的野生种群存在。而在城市里,人们常将它们用作绿化,种植在路边和公园里,也有些地方开辟了专门的蒲桃果园。

你那里的路边有见过它吗

说起蒲桃,更使人感到熟悉的可能是它的花朵。在南方,蒲桃的盛花期大致是在每年的3-4月,在夏、秋季也常有花朵零星开放。在这段时间从蒲桃树下走过,常能看到一簇簇丝球绽放枝头。古人曾这样描述蒲桃的花:“丛须无辫,如剪黄绿丝球,长寸许”,“花白瓣小而缨长,开时见缨而不见瓣”。可见蒲桃的花瓣是极不明显的,反而其密集而纤长的丝状雄蕊更为显眼。每朵花有一根雌蕊,着生在花的最中央,其模样跟雄蕊大同小异,隐藏在雄蕊形成的丝球中。相比于我们身边更为常见的以大而鲜艳的花瓣吸引人们目光的花朵,蒲桃显然是走了一条小众路线。

别再把它认成合欢花啦

别看一棵蒲桃树可以花开数月,单朵蒲桃花的花期可并不长久。不消几日,数百枚枯萎的雄蕊便如天女散花般从花中飘落。花瓣也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仅剩下比花瓣还不起眼的4枚萼片呈十字形在花盘四周展开。此时雌蕊也未脱落,孤独的立在花盘中心,而在它的基部,果实正悄悄发育。调皮的小朋友们常将此时的蒲桃花从树上摘下,捏着花柱转动,看谁的蒲桃陀螺转得更久。

蒲桃小陀螺

图源:plantsale.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moshizx.com/jmdd/17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